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輔食如何安排 嬰兒輔食添加時間順序表

嬰兒輔食如何安排?嬰兒1-2個月開始, 可添加新鮮果汁, 如桔子汁、番茄汁、山渣汁、西瓜汁、葡萄汁等以補充維生素C。 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嬰兒更為需要, 每日喂1-2次, 每次喂1-2湯匙。 如果是小嬰兒, 果汁可用溫開水沖淡後喂給。

3個月以上的嬰兒, 維生素顯然不足, 人工餵養的小兒, 從出生15天起就應添加維生素D、維生素C等。 一般在果汁、菜汁中都含有維生素, 如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 它在嬰兒體內可以形成維生素A, 也含有維生素C, 所以應多加利用。 開始添加時可以上下午各一次, 每次一湯匙(約15毫克)菜汁、果汁(橘汁應加水稀釋)喂於兩次牛奶哺喂之間。

Advertisiment
以後隨月齡增長可添加到5湯匙。 添加後要注意嬰兒的消化情況, 還要注意輔食的做法是否正確, 是否清潔衛生, 添加量是否合適等。 如果各方面都注意了, 一般不會引起消化不良。

嬰兒輔食如何安排?嬰兒輔食添加的時間順序表

4-5個月的嬰兒, 生長發育仍很迅速, 牛奶中的鐵含量較少, 如果不及時添加鐵元素, 嬰兒就有可能發生貧血, 因此, 需要添加含有鐵元素的食品, 如蛋黃、棗泥、肝泥等, 蛋黃和肝泥中都含有鐵和維生素A等。 開始吃時可將1/4煮熟的蛋黃或類似大小的一塊煮熟肝泥壓碎, 用米湯或牛奶調勻後哺喂, 習慣後再加到1/2個蛋黃或類似大小的肝泥, 由蛋黃逐步過渡為蒸雞蛋羹,

Advertisiment
可以逐步添加。 4個半月起可以添加稀粥, 必須煮得爛爛的, 每天吃一湯匙。 如果吃後消化也很好, 可逐步增加, 5個月起可以增至2-3湯匙。 應按嬰兒具體狀況添加, 還可以吃些菜泥或與稀粥調和在一起吃。

6個月時, 稀粥不但量可增加, 而且可以由稀略增稠一些, 每天3湯匙, 可分兩次吃, 逐步可加至5-6湯匙, 在粥中可加蛋黃、菜泥, 可略加鹽、糖等調味。 每新添一樣食品, 嬰兒會因不習慣而不肯吃, 這時成人要耐心餵養, 不要過於勉強。 一般當嬰兒吃過1-2次之後, 會漸漸習慣新口味, 就會愛吃的。 如果輔食添得好, 可以減去一次奶。

7個月時, 每天可喂1-2次稠粥, 每次可喂1小碗(約6-7湯匙), 在粥裡除加菜泥、肉汁外, 還可加少許肉鬆或肉末(調換著加, 不是一次都加入),

Advertisiment
吃一個整雞蛋羹為好。 由此每天喂3次牛奶就可以了。 也可以開始讓嬰兒自己啃吃饅頭幹或餅乾, 可促進嬰兒牙齒的生長。

8個月時, 每天添加兩次輔食, 除稀粥外可吃麵條、饅頭(但要鮮軟), 更換著讓他進食。 要注意輔食的色、香、味, 嬰兒的飲食不宜太鹹, 要清淡而有味。 這時候牛奶(或其他乳品)每天可3次或減為2次(早晚各1次)。 同時要注意, 必須先喂輔食, 後喂牛奶。 這個月齡光牛奶營養已顯不足, 所以從這時候起輔食必須逐步增多。

9個月時, 可以參考下列程式進食:早晨6點鐘喂牛奶, 10點鐘喂稠粥一碗(約100-120CC), 菜泥2-3湯匙, 雞蛋半個。 下午2點鐘喂牛奶, 個別嬰兒吃奶還不能滿足, 可添加餅乾或饅頭幹。 晚6點爛麵條1碗, 雞蛋半個, 除加菜泥外,

Advertisiment
還可加豆腐、肉末、肝泥等;晚上10點鐘再喂一次牛奶。

10個月時, 每天可吃三次輔食, 早晚各一次牛奶或其他乳品。 若輔食喂入順利, 奶可減一次。

11-12個月時, 可以吃接近一般人食用的食品了, 蔬菜應注意多樣化, 如豆腐、肉末及魚泥或魚肉等容易消化的食品及糕點、爛菜(是指煮爛一點的蔬菜)、水果等都可以吃了, 逐步地可由主食變為輔食, 輔食變為主食了。 但雖已以輔食為主, 每天最好仍能喝1-2次牛奶, 既可增加營養又可增加水分。 以上所列輔食及喂量喂法僅供參考, 應根據嬰兒消化能力、體質、食欲等實際情況而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