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輔食添加根據時間來定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通過了新的嬰兒餵養報告, 提倡在前六個月純母乳餵養, 六個月以後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食物, 母乳餵養最好堅持到1歲以上, 以奶類為主, 其他食物為輔(這是我們把1歲內為寶寶添加的食物叫做輔食的原因)。 如果因種種原因而不能堅持母乳餵養, 則應該以嬰幼兒配方奶粉代替。

嬰兒輔食添加與時間的關係 專家提醒:

1.1歲內寶寶的餵養以奶類為主, 其他食物為輔;過去提倡滿4個月即添加輔食, 新的餵養指南更支援進入6個月以後再添加。

2.初期一次只喂一種新的食物, 以便判別此種食物是否能被寶寶接收。

Advertisiment
若寶寶產生不良反應如過敏, 父母才容易找到“元兇”, 避免讓寶寶再吃到同種食物。

3.千萬不要把蛋黃當作第一個輔食, 因為蛋黃容易引起寶寶過敏。 最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 一定要加純米粉, 而不要添加蛋黃、蔬菜之類的米粉。 這是因為純米粉最不容易引起孩子過敏。

問題解答: 輔食添加太早或太晚會有什麼風險?

答:輔食添加太早易引起過敏、腹瀉等問題。 有調查顯示, 一些農村地區的嬰兒在4個月或不到4個月就開始吃米糊, 所以腹瀉發生非常普遍, 還有一些孩子出現了消化道感染。

另外, 輔食添加太早使母乳吸收量相對減少, 而母乳的營養是最好的, 這樣替代的結果得不償失。 輔食添加太晚的風險在於:嬰兒不能及時補充到足夠的營養。

Advertisiment

比如, 母乳中鐵的含量是很少的, 如果超過6個月不添加輔食, 孩子就可能會患缺鐵性貧血。 國際上一般認為, 添加輔食最晚不能超過8個月。 另外, 半歲左右嬰兒進入味覺敏感期, 及早添加輔食讓孩子接觸多種質地或味道的食物, 對日後避免偏食挑食有幫助。

魚蝦類的添加應比普通的肉類添加稍晚一點? 答:是的, 魚蝦、貝殼類食物容易過敏, 應晚點再添加。 魚類可在滿6月後添加, 貝殼和蝦類應該在8個月以後再添加。 深海魚蝦比淺水魚蝦好些, 受污染少。 注意一定要買活的魚蝦。 怎樣判斷輔食的添加是否足夠?

答:孩子吃完後不哭不鬧, 睡眠也很好;定期測量身高、體重、頭圍等,

Advertisiment
資料都在正常範圍內——這就知道輔食的添加是足夠的了。

6個月前每月帶孩子體檢1次, 6個月到1歲期間可每兩個月帶孩子體檢1次;1歲後可以每三個月體檢1次, 直到入幼稚園。 各類輔食添加的比例應該是多少? 答:沒有絕對要遵循的比例, 可以靈活安排, 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兒, 主食是奶, 每天應進食母乳或配方乳600-800毫升, 穀類40-110克, 蔬菜25-50克, 水果25-50克, 蛋黃15克或雞蛋50克, 魚/禽/畜肉25-40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