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餵養方式影響免疫系統發育

我們習慣性地會認為胎兒的胃腸道中並沒有細菌, 直到他們從母體中分娩出來之後才會慢慢在胃腸道中積累微生物, 比如細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等。 但近日一項研究似乎向這種理論發起了挑戰, 研究者在早產兒的胎糞(第一糞便)中發現了細菌的蹤跡, 當然糞便在通過腸道到最後排出體外的過程會不斷地積累微生物。

很明顯, 新生兒機體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樣性較低, 也就是說積累在腸道中的細菌多樣性較低, 而當新生兒暴露在不同的環境中時其腸道中微生物菌群的多樣性就會慢慢增加。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腸道微生物的特殊組成非常重要, 因為其能夠影響新生兒在兒童期以及成年期患特定疾病的風險。

順產vs剖腹產?

分娩的方式對於新生兒腸道微生物群落有著明顯的影響, 在自然分娩期間, 同母體陰☆禁☆道的直接接觸以及腸道菌群會幫助塑造新生兒腸道菌群的定植;而通過剖腹產出生的新生兒則不會有這種直接接觸所帶來的有益影響。

有研究表明, 順產方式的新生兒體內往往存在乳桿菌屬細菌的繁殖, 而剖腹產出生的新生兒體內的細菌則主要是來自皮膚和院內多種細菌的混合體, 比如不動桿菌屬和葡萄球菌屬細菌等。 這些早期的差異往往是持續存在的, 一項研究就發現, 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機體中不同的腸道菌群會持續到出生後6個月,

Advertisiment
而順產出生的嬰兒在7歲時機體糞便中的梭狀芽胞桿菌的水準明顯高於剖腹產出生的相同年齡兒童機體中梭狀芽胞桿菌的水準。

但研究者仍然並不清楚不同的出生方式對兒童的健康以及患病風險的作用機制到底是什麼?

發育中的免疫系統

如今研究者們越來越意識到, 腸道菌群在嬰兒免疫系統的發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其中一種可能性的影響就是腸道菌群會改變嬰兒機體白細胞的發育, 而白細胞能夠幫助機體抵禦外來入侵的微生物, 從而免於機體患病。 研究人員通過對在無菌環境中出生的小鼠進行研究發現, 相比擁有正常腸道菌群的健康小鼠而言,

Advertisiment
在無菌環境下出生的小鼠機體中白細胞的數量明顯低於前者, 而這樣的小鼠也非常易於遭受細菌感染。

相比順產的嬰兒而言, 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或許會經常患一些過敏性疾病, 比如哮喘或花粉症等。 剖腹產出生的兒童通常因急性胃腸炎住院治療的可能性也較高, 而且也更易患上一些腹部疾病。 有必要指出的是, 並不是所有剖腹產出生的兒童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有些女性因長時間的工作, 發生羊水破裂才不得不進行剖腹產生產, 相比有計劃地進行剖腹產手術生產的兒童而言, 在這種情況下剖腹產出生的兒童往往會暴露於不同的微生物環境中。

母乳餵養vs奶瓶餵養?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往往有著和其它新生兒不同的腸道微生物組,

Advertisiment
相比人工餵養的嬰兒而言, 母乳餵養的嬰兒機體中含有較高比例的有益菌群, 比如雙歧桿菌等, 這很有可能是母乳中含有一些益生元, 能夠促進諸如雙歧桿菌等有益細菌的生長。 更有意思的是, 當母乳餵養的嬰兒補充了人工餵養的奶粉後, 其腸道中的菌群狀況就同人工餵養的嬰兒腸道菌群表現一樣了。

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嬰兒有患病的風險呢?一項來自美國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表明, 母乳餵養的嬰兒腸道中的微生物組富含有一些和“毒力”相關的基因, 其就能夠幫助抵禦抗生素和毒性化合物對機體的傷害;而相同的嬰兒機體腸道免疫系統的基因也會發生一些改變,

Advertisiment
從而促使嬰兒機體能夠更好地抵禦感染。

這或許就表明, 母乳餵養能夠促進嬰兒機體免疫系統和腸道微生物組之間的健康交聯。 同時母乳餵養還能夠降低個體在新生兒時期患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兒童期患過敏症和多種自身免疫疾病, 比如乳糜瀉、1型糖尿病和哮喘症的風險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