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餵養,安全第一

嗆奶、嗆水、食物窒息等是嬰幼兒在餵養階段可能遇到的最多意外情況。 日常生活中, 爸爸媽媽總是把注意力放在食物營養上, 其實餵養安全在嬰幼兒時期尤為重要。

母乳餵養

進食是人類生存的天性, 寶寶天生就有吸吮媽媽乳汁的本領。 諸如寶寶在出生後如何第一時間適應媽媽的乳☆禁☆房、乳☆禁☆頭的大小, 瞭解媽媽奶量的多少, 以及掌握自己吸吮的力度和速度, 瞭解媽媽抱乳的方法是否適合寶寶吸吮等一系列問題, 都需要新生寶寶和新媽媽一起來逐步適應。 一旦一方合作不利, 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後續問題,

Advertisiment
如寶寶含不住乳☆禁☆頭、吸不出奶水, 或因媽媽奶水太沖, 寶寶來不及吞咽而被嗆著。 這種情況輕則會引起寶寶嗆咳、嘔吐, 重則會導致寶寶出現窒息。

狀況 餵奶時, 如發現寶寶出現嗆咳, 媽媽要立即停止哺乳, 將寶寶豎抱起來, 讓寶寶的頭依靠在你的肩膀上, 然後用空掌輕拍寶寶的背部, 直到寶寶平靜下來。

應對 建議媽媽在哺乳時, 用手夾住乳暈近乳☆禁☆頭部分讓奶水放緩, 這樣就會減少寶寶嗆奶的機會。 出現嗆奶可能是因為寶寶身體不適, 感冒、鼻子不通氣等都會讓寶寶吃奶時因呼吸不順暢而嗆奶。 媽媽要細心觀察原因而採取相應措施, 避免寶寶嗆奶。

狀況 哺乳期的媽媽經過妊娠、分娩以及哺喂寶寶的長期疲勞,

Advertisiment
常常會在喂哺寶寶時不知不覺地睡著, 這時媽媽的乳☆禁☆房很容易壓住寶寶的口鼻, 弱小的寶寶根本沒有能力去掙脫, 而媽媽在那種情況下又沒有察覺, 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窒息或因長時間缺氧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多難以挽回!

應對 建議哺乳媽媽平時要抓緊一切時間保證自己的休息, 休息好、食欲好, 媽媽精神就好。 媽媽最好能採取舒服的坐位來給寶寶餵奶, 採用臥位給寶寶餵奶時, 媽媽一定格外注意不要睡覺, 以防不測。

狀況 新出生的小寶寶吞咽功能還不熟練, 再遇到媽媽奶量多時, 如果寶寶吞咽不及時很容易引起充裕的奶水外溢。 此時新媽媽如果沒留意, 這些外溢的奶汁很可能順著寶寶的臉頰流入耳朵,

Advertisiment
引起耳部感染進而導致中耳炎。 對於哺乳後的外溢奶水也需及時處理。

應對 寶寶小不會表達, 媽媽在每次哺乳時, 都需要細心留意寶寶的所有狀況和身體信號, 一旦發現寶寶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 或出現特殊異味, 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請專科醫生進行檢查和處理。

人工餵養

之所以說人工餵養具有一定危險性, 是因為人工餵養用的奶粉是經動物蛋白的合成。 對我們人類而言, 這種奶是一種異體的蛋白, 這種動物蛋白的結構跟人類乳汁中所含蛋白不同, 酪蛋白的含量很多, 很不容易被寶寶消化、分解。 如果讓剛出生的嬰兒一開始就接觸這種奶, 很容易造成腹瀉, 繼而還會出現哮喘、皮疹、濕疹等過敏反應。

Advertisiment
不同于母乳餵養的寶寶要主動使勁吸吮, 人工餵養的寶寶只需要被動地往下嚥, 很容易被撐成大肚皮, 被養成“胖寶寶”。 另外, 過早用母乳的代用品餵養, 還容易導致兒童期糖尿病的發生, 甚至將來有可能出現兒童高膽固醇和冠心病。

狀況 常聽有媽媽反映吃配方奶的寶寶有時會出現夜眠不安、煩躁、腹脹、屁多等情況, 這種情況多是寶寶有乳糖不耐受的表現。

應對 應帶寶寶及時就診做相關檢查。 若確認為乳糖不耐受, 應為寶寶選擇含乳糖水解酶的配方奶粉, 可以緩解症狀。

輔食添加

如無特殊需要, 原則上在寶寶6個月大時添加輔食為好。 一方面是為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寶寶顱神經以及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和酶系統的發育程度,

Advertisiment
比如寶寶舌咽神經、面神經發育是否基本成熟, 因為寶寶在吃泥糊狀食品時要運用以上提及的這幾條顱神經。 切記輔食添加的原則, 不可橫向相比, 不可操之過急。

狀況 如果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 由於此時寶寶的吞咽能力發育有限, 在接受輔食時就容易有嘔出或發生嗆咳的情況, 且因為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發育尚不成熟, 容易出現消化不良。

應對 目前不主張首選添加蛋黃類食物, 因為蛋黃容易讓寶寶產生過敏反應。 而嬰兒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澱粉類, 易消化吸收, 不易產生過敏反應。 且添加了鐵劑, 對4~6個月至2歲寶寶容易出現的生理性貧血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狀況 如果寶寶不慎將比較大一些的塊狀食物吞入口內,很容易嗆入氣管或卡在氣道上部,造成寶寶窒息。

應對 讓寶寶面部向下趴在我們的腿部,用力拍擊寶寶後背肩胛骨之間的部位,以期將誤吸入氣道的食物拍出。但是家長多為非醫務人員,遇到意外情況時很難搶救到位。還是要以預防為主: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順序一定要按照液態、泥糊狀、細顆粒狀、顆粒狀、較大塊狀食物的順序進行。一旦發生寶寶誤食、誤吸,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或儘快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餵養安全的小叮囑

小心食物燙傷 在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寶寶會十分感興趣並急於吃到食物。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家長如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在餵養中燙傷寶寶的嘴部。

勿吹或嘗寶寶的食物 為了讓寶寶吃到溫度合適的食物,媽媽常會用嘴去吹或嘗食物的溫度。豈不知大人的胃腸道內可能存在幽門螺旋桿菌,而我們自己全然不知。在為寶寶吹涼食物的同時,也可能將細菌吹入食物中,使抵抗力原本就比較低的寶寶被感染上幽門螺旋桿菌等。

謹防食物過敏 常有家長瞭解到優質蛋白對寶寶生長發育很重要,又聽說雞蛋是非常好的優質蛋白,再受一些廣告的商業宣傳,因此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蛋黃,致使一些寶寶出現濕疹、腹瀉等症狀。

科學掌控餵養量 每次添加輔食量的多少,不能完全由寶寶決定,因為寶寶自己對饑飽尚不完全具備判斷的能力,家長要科學酌情地掌握。

輔食添加因人而異 1歲以內的寶寶應以乳製品為主,每日要保證500~800mL乳製品,年齡越小每日食用乳製品的比例越大。2歲以內的寶寶選用的乳製品一定是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而不是鮮奶。輔食餵養每日2~3次為宜。輔食添加是一個過程,要因人而異,不是一蹴而就,不可操之過急。

狀況 如果寶寶不慎將比較大一些的塊狀食物吞入口內,很容易嗆入氣管或卡在氣道上部,造成寶寶窒息。

應對 讓寶寶面部向下趴在我們的腿部,用力拍擊寶寶後背肩胛骨之間的部位,以期將誤吸入氣道的食物拍出。但是家長多為非醫務人員,遇到意外情況時很難搶救到位。還是要以預防為主: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順序一定要按照液態、泥糊狀、細顆粒狀、顆粒狀、較大塊狀食物的順序進行。一旦發生寶寶誤食、誤吸,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或儘快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餵養安全的小叮囑

小心食物燙傷 在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寶寶會十分感興趣並急於吃到食物。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家長如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在餵養中燙傷寶寶的嘴部。

勿吹或嘗寶寶的食物 為了讓寶寶吃到溫度合適的食物,媽媽常會用嘴去吹或嘗食物的溫度。豈不知大人的胃腸道內可能存在幽門螺旋桿菌,而我們自己全然不知。在為寶寶吹涼食物的同時,也可能將細菌吹入食物中,使抵抗力原本就比較低的寶寶被感染上幽門螺旋桿菌等。

謹防食物過敏 常有家長瞭解到優質蛋白對寶寶生長發育很重要,又聽說雞蛋是非常好的優質蛋白,再受一些廣告的商業宣傳,因此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蛋黃,致使一些寶寶出現濕疹、腹瀉等症狀。

科學掌控餵養量 每次添加輔食量的多少,不能完全由寶寶決定,因為寶寶自己對饑飽尚不完全具備判斷的能力,家長要科學酌情地掌握。

輔食添加因人而異 1歲以內的寶寶應以乳製品為主,每日要保證500~800mL乳製品,年齡越小每日食用乳製品的比例越大。2歲以內的寶寶選用的乳製品一定是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而不是鮮奶。輔食餵養每日2~3次為宜。輔食添加是一個過程,要因人而異,不是一蹴而就,不可操之過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