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體溫標準範圍值

嬰兒體溫標準因部位不同體溫會有一些差別,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 即口腔、腋窩及肛門。

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 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 稱為發熱。 不超過38℃稱為低熱, 超過39℃者為高熱。 嬰兒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穩定, 新陳代謝較旺盛, 體溫較成年人稍高。

一天中的體溫也有波動, 安靜時體溫較低, 活動時體溫較高, 清晨2—6時體溫最低, 下午2—8時體溫最高, 波動幅度約為0.6℃左右。 體溫“低”, 其實也是正常, 但前提是穩定, 也就是說只要能穩定在這個範圍就沒有什麼問題,

Advertisiment
嬰兒體溫受機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時時會自我調節的, 但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 以免孩子感冒發燒。

同時, 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 在炎熱的夏季, 氣溫很高, 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 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 使體溫升高。 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 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 稍微扇一扇, 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 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 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 在冬季, 如果室內溫度過高, 嬰兒又包裹得過多, 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 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 還是細菌感染的, 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 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 不要急於退燒,

Advertisiment
燒只是表像, 要把病因找出來。

有少數嬰兒在生後3—5天內會出現所謂“脫水熱”或稱“一次性發熱”, 體溫可升至39℃—40℃, 往往持續幾個小時甚至1—2天, 嬰兒可伴有面部發紅、皮膚乾燥、哭鬧不安等, 這是由於水分攝入過少、室溫過高或衣被太厚所致。 一般通過多喂母奶或喂點溫的白開水後, 體溫會很快就降下來。 如果經上述處理而體溫持續不降則應找醫生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