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體重偏低怎麼辦


嬰兒的體重會反應身體的健康狀況, 吃多了就會偏重, 吃少了就會導致體重偏低。 通常家長發現寶寶體重偏低就會感到擔心, 覺得寶寶身體出了問題, 其實寶寶體重偏低原因諸多, 因此必須對症治療。

寶寶體重, 先降後升

在出生後的第一周, 因為吃奶量不足, 伴隨有水分丟失和胎糞的排出, 小寶寶會出現暫時性體重下降(生理性體重下降)。 這種體重下降在生後第3~4天達到最低點, 下降範圍一般為3~9%, 以後逐漸回升。 正常寶寶大約在出生後第7~10日就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如果生後及時合理餵養, 可以減輕或者避免生理性體重下降的發生。

Advertisiment

隨著年齡的增加, 寶寶在滿月時體重增加可達到1~1.7kg;在3~4個月時, 體重約等於出生時的2倍;到1周歲時, 寶寶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2歲時體重增加約2.5~3.5kg;2歲至青春前期體重增長減慢, 每年增長約2kg。

如何正確估算寶寶的體重?

寶寶的體重增長為非等速的增加, 爸爸媽媽在進行評價的時候, 應該以自家寶寶的體重增長變化為依據, 而不是完完全全地按照公式來評價寶寶的體重。 但是可以按照下面的簡易公式, 大致評價寶寶體重增長狀況。

生後3~12月體重(kg)=(月齡+10)/2

生後1~12歲體重(kg)=年齡(歲)×2+10

寶寶體重增長不足的原因

母乳餵養的寶寶未能按需哺乳。

母乳不足。

寶寶總是在睡覺。

人工餵養的牛奶量不夠。

Advertisiment

奶粉沖調過稀。

寶寶體重偏低該怎麼辦

餵養得當

餵養不當是半歲以後孩子體重增長不足的主要原因。 孩子半歲以後, 輔食添加不及時、不足可以造成孩子餵養困難, 營養素攝入不足, 從而體重增長緩慢。 輔食添加方法不當, 如:過早地添加某一食物種類、初次添加輔食的量過大, 也可使孩子胃腸道難以適應, 導致消化不良。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較多, 會造成孩子體重增長緩慢, 甚至體重不增或下降。 因此, 添加輔食時, 不論從量上還是從種類上, 需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這是保證孩子正常攝食, 獲取營養的必要方法。

身體鍛煉

四個月的寶寶媽媽可以給他胳膊腿多做操, 鍛煉肌肉, 也可以做做按摩。 寶寶學會翻身以後, 隨時都有掉下床的危險,

Advertisiment
所以加設隔擋物。 帶嬰兒散步的時間應該比前兩個月的多一點, 在自然的空間中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 有利於寶寶生長發育。

吃固體食物

要觀察四個月嬰兒做好準備吃固體食物的跡象。 如果說四個月的嬰兒可以自己支撐自己的頭部, 或是飲食中食量大增, 這些跡象可能是嬰兒準備好吃固體食物的跡象。 父母這個時候可以諮詢醫生, 如果醫生建議讓給四個月的嬰兒吃固體食物, 那麼父母就可以準備固體食物給嬰兒吃。 比如, 父母可以把大米和穀物混合在嬰兒吃的母乳裡給四個月的嬰兒吃。 嬰兒吃了固體食物, 或許體重就會增加的快。

看兒科醫生

嬰兒體重偏低, 或許是因為四個月的嬰兒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Advertisiment
父母可以把嬰兒的體重告訴兒科醫生。 以便兒科醫生確認嬰兒不是腸胃出現問題。 兒科醫生會檢查四個月的嬰兒, 以便知道嬰兒體重不增的具體原因。 嬰兒還小, 兒科醫生或許不建議嬰兒吃藥性重的藥物。 要想嬰兒體重增加, 食量是關鍵。 所以父母們還是要讓四個月的嬰兒吃飽吃好。

疾病因素

嬰兒4個月以後, 從母體中帶來的各種免疫物質及營養素(鐵、鋅等)已基本耗盡。 因此, 6個月以後的孩子容易患病。 腹瀉及呼吸道反復感染是影響6個月以後孩子體重增長不足的原因之一。 因此, 為了減少孩子半歲後患病的幾率, 需要增加孩子的戶外鍛煉及營養的攝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