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鵝口瘡慎用紫藥水

嬰兒鵝口瘡慎用紫藥水

久前, 阿花生下了一個胖小子, 她每天都沉浸在當母親的喜悅中。 但這兩天, 她發現孩子不喜歡吃奶, 還常哭鬧。 她正想帶孩子去看醫生, 突然發現小寶寶的口腔黏膜上附有一片片白色膜狀物。 婆婆知道後對她說, 這是鵝口瘡, 不要緊, 孩子的父親小時候也長過, 塗點紫藥水(龍膽紫)後很快就好了。 於是, 阿花去藥店買了瓶紫藥水。 看到紫藥水那種顏色, 阿花不敢往寶寶的嘴裡塗。 她想, 婆婆以前用的都是“老古董”的法子, 現在有可能過時了, 說不定還有副作用。 於是, 她帶寶寶去醫院問醫生。

Advertisiment

醫生說,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患者口腔黏膜上會附有一片片白色膜狀物, 可見於舌、頰內側及齶部, 有時可蔓延至咽部。 鵝口瘡多發生在新生兒、嬰兒及營養不良的小兒身上, 以往多用龍膽紫治療, 且有較好效果。 但是, 現在有研究表明, 龍膽紫有可能致癌, 禁用於口腔黏膜部位。 如果得了鵝口瘡, 可塗用制黴菌素。 制黴菌素是控制黴菌的有效藥物。 使用時, 可把片劑壓成粉末, 用白開水化為混懸液, 塗前將液體搖勻, 每天塗5~6次, 很快就會見效。 當然, 如果使用酮康唑治療, 療效更佳。 方法是將酮康唑一片(200mg)研成粉末, 加入20ml生理鹽水, 溶解後即可塗擦, 一天塗1~2次即可。

藥店藥師遇到欲購買龍膽紫治療鵝口瘡的顧客,

Advertisiment
不妨將上述用藥方法向其推薦, 以保證其用藥安全、有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