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包皮問題全解析!

包皮常見3大問題

問題1 發炎

這是最常見的包皮問題。 包皮發炎最常見出現在4~7歲的小朋友身上, 此時包皮慢慢與龜☆禁☆頭分離, 細菌就有機會進入包皮與龜☆禁☆頭之間的空隙。 這時包皮會有紅腫、疼痛、流膿的現象, 有的小寶寶會因此養成憋尿的習慣。

有些寶寶包皮太長, 每次尿完後經常會導致少許尿液殘留在包皮內, 再加上沒有注意清潔, 刺激皮膚引起濕疹等皮膚炎症。 此時, 只要適當塗抹濕疹藥膏及加強衛生習慣即可。

治療包皮發炎很簡單, 口服抗生素再加上外用藥膏, 3~4天就可痊癒, 不過也有很高的復發幾率。

Advertisiment
復發後, 可能最終還是要通過包皮環切手術來解決。

問題2 開口狹窄

這可能是先天性的問題, 也有可能是因為慢性發炎引起包皮開口結疤而變得窄小。 這樣的小寶寶在尿尿時包皮會先像氣球般鼓起, 小便較細或是小便後還會再排出一些尿液。

一般而言, 這種尿道出口阻塞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除了容易造成感染外, 逆流的尿液還會損傷腎臟。 過去有些膀胱輸尿管逆流的案例在施行包皮環切手術後, 也會出現完全痊癒的現象。

問題3 包皮垢

有些小男生包皮下可隱約看到或摸到像珍珠樣的白色小硬塊, 這叫包皮垢, 但這種情況常被誤認為是粉瘤。

包皮垢是由包皮內屑皮脂肪分泌的油脂和上皮細胞組成,

Advertisiment
可充當包皮和龜☆禁☆頭間的潤滑劑。 大部分靠近包皮開口處的包皮垢不能自行清出, 特別是合併包莖時, 甚至可能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在這種情形下, 也應該考慮施行包皮手術。

小弟弟Q&A集錦

1.包皮該怎麼清洗?

平日爸爸媽媽如果多注意寶寶的衛生就可以減少包皮發炎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到底要如何清潔, 才能保證寶寶包皮衛生呢?過與不及都是不對的。 在新生兒階段, 由於包皮緊密包覆著龜☆禁☆頭, 若強行將包皮往後退反而易造成包皮撕裂、出血及發炎, 所以只進行外部清洗即可。

3~4歲後, 陰☆禁☆莖及龜☆禁☆頭長大會使包皮開口漸松。 洗澡時可以用溫和漸進的方式將包皮往後退再清洗, 這樣不僅可達到清潔目的, 到了青春期還會促使包皮退到冠狀溝。 青春期運動量大增, 如果包皮未能退至正常位置, 局部的包皮清洗就顯得更重要了。 如果產生了令人不快的異味就會不太好了, 這時就需要用溫和的香皂清洗了。

2.什麼情況需要割包皮?

1.近包皮開口處, 有一圈緊縮性包皮。 此類包莖即使長到青年期仍無法翻開包皮,

Advertisiment
不僅影響陰☆禁☆莖發育, 而且容易產生更嚴重的包莖問題。 如果包皮被勉強翻開, 會被卡住, 造成靜脈回流阻斷, 發生包皮腫痛、龜☆禁☆頭發黑甚至壞死的嚴重後果。 這時就需要緊急外科處理, 讓包皮恢復原。 , 這種狀況也可能是因為粗心的醫師幫病人導尿後未翻回包皮導致的。

2.包莖同時合併反復性包皮發炎。 這是由於狹窄的開口無法清洗的原因。

3. 嚴重的包莖會造成包皮開口阻塞, 以致排尿時像氣球一樣鼓起來, 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尿液逆流, 進一步傷到腎臟。

4. 包皮上有黑色素沉澱或有包皮硬化症, 就需要進行包皮割除。

5. 青春期發育後, 如果包皮未能自行發展到正常狀態, 也可以手動達到這一目的。

Advertisiment
但這樣做會引起局部濕熱不舒服, 若不常清洗還可能造成異味或引起發炎。 曾有案例每天清洗包皮7次仍有味道, 直到割完包皮後才解決問題。 為了個人衛生及未來生活考慮, 這種情況可在局部麻醉下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3.包皮手術安全嗎?

新生兒要不要割包皮, 這是討論已久且尚無定論的話題。 有些人覺得新生兒剛出生沒有痛覺, 可以在這個時候進行手術, 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 新生兒一生下來就有痛覺, 並不是像傳說中說的痛覺神經尚未發展, 所以割包皮也是會痛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