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癬是一種常好發於母乳餵養的嬰幼兒身上, 奶癬, 又名胎癬, 初起者形似粟米, 或散發, 或密集群聚, 疹色紅赤, 搔之即起白屑, 其形若癬樣。
不起泡, 不流水者稱幹斂瘡, 偏于風熱盛者;若皮膚起粟, 瘙癢無度, 破則流水, 浸淫成片, 稱為濕斂瘡, 為偏於濕熱者。 奶癬是在嬰兒出生2~3個月時開始發病, 一般在l~2歲以後, 奶癬會自然減輕消退。 本病症狀可見于西醫診斷的嬰兒濕疹。
對嬰兒濕疹一般採用以下護理方法:
1、給孩子洗臉洗澡時不要用肥皂刺激, 如身體、四肢濕疹較重時, 暫時不要盆浴, 洗後要立即塗藥。 ?
2、給孩子換上清潔柔軟舒適的衣服,
Advertisiment
3、不要使孩子著冷受熱, 要躲避冷風, 夏季不要暴曬。 ?
4、乳母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蔥、蒜、酒等。
5、喂孩子的牛奶應多煮些時間, 用以破壞牛奶中的致敏物質。 孩子患濕疹嚴重時要及時請皮科醫生治療, 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塗病, 以免加重過敏。 一般濕疹經治療後容易好轉, 但容易復發, 不過不用著急, 一般停牛奶後(大約6個月)嬰兒濕疹就會逐漸痊癒。
飲食方面, 媽媽們還要加強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加強維生素的攝入, 大劑量新鮮的維生素有利於皮膚的創面恢復。 另外, 長奶癬的寶寶身體內的必需的脂肪酸含量通常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