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急疹的症狀及護理

經常有媽媽問, 寶寶臉上, 背上長了好多紅點點, 究竟是怎麼回事?是哪種疹子?要怎麼處理?要不要緊?於是圈圈收集了小兒最常見的幾種疹子, 急疹、濕疹、風疹、水痘的症狀, 給各位媽媽分辨, 並且還有相應的護理方式, 讓不小心得了疹子的寶寶趕緊好起來!

下面, 我們一起來談談急疹。

1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兒童早期的一種常見病, 大多數兒童在2歲前都得過此病, 本病特點是突發高燒, 一般持續4天左右, 然後全身出現粉紅色斑點樣皮疹。

臨床幼兒急診的症狀有:

幼兒急疹有兩個階段, 在5—15天的潛伏期後,

Advertisiment
首先出現如下症狀:1、體溫達到39—40℃, 但孩子狀態良好。 2、有時出現高熱驚厥, 但有些孩子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

發病後4天左右進入第二階段, 這時的症狀有:1、體溫迅速恢復正常。 2、出現細小、清晰的粉紅色斑點狀皮疹, 多分佈在頭部和軀幹部, 可持續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現併發症, 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發生肝炎或肺炎等併發症。

因為腦膜炎與幼兒急診相似, 所以醫生會對患兒做進一步檢查, 以排除細菌引起的腦膜炎。 幼兒急診沒有特異治療方法, 但應注意給孩子退燒, 可給孩子洗溫水浴, 或者用溫水擦身。 此病的恢復迅速, 孩子在皮疹消失後很快能恢復正常。

2

幼兒急疹會傳染嗎?

幼兒期常突發高熱,

Advertisiment
退熱後全身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 令父母親常困惑不解。 其實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的臨床特點是以突發高熱起病, 熱度可高達39.5度以上, 一般發熱持續3~4天, 後體溫便突然降至正常。 退熱時或退熱後數小時至1~2天全身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 整個病程約8~10天左右。

幼兒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 通常是由呼吸道帶出的唾沫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所以是會傳染的。 如果你的孩子與病兒密切接觸, 體內缺乏免疫力, 就完全有可能被傳染。 由於幼兒急疹的潛伏期是是1~2周, 所以, 這段時間應密切觀察你的孩子, 如出現高熱, 應立刻採取措施暫時隔離, 以免擴大傳染。 如果2周後孩子仍安然無恙, 說明沒傳染上幼兒急疹的病毒。

Advertisiment
幼兒急疹預防的關鍵, 在於不要與患幼兒急疹的孩子接觸。

同時, 應提倡和鼓勵孩子增加運動,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才能根本上防患於未然。

3

幼兒急疹及其護理

有不少年輕的媽媽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來就診, 經常被兒科醫生診斷為“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嬰幼兒期常見的發疹性疾病。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與病毒有關。

本病主要多見於周歲內嬰兒, 四季均可發生, 一生中感染兩次以上者極少見。 其臨床表現是起病急, 高燒達39-40℃, 持續3-5天自然驟降, 精神即刻好轉。 它的特點是燒退疹出或疹出熱退。 皮疹多不規則, 為小型玫瑰斑點, 也可融合一片, 壓之消退。 先見於頸部及軀幹, 很快遍及全身, 腰部及臀部較多。

Advertisiment
皮疹在1-2天內消退, 不留色素斑。 該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狀, 如咽炎、腹瀉, 同時頸部周圍淋巴結普遍增大, 這對幼兒急疹的診斷很有意義。

本病尚無特效治療, 抗生素治療無效。 只需對症處理, 高燒、煩躁或易驚跳時, 可用退熱鎮靜劑;如果持續高熱, 就需要補充更多液體, 多喝白開水、菜湯、果汁等.

得了幼兒急疹怎麼辦?

①讓患兒休息, 病室內要安靜, 空氣要新鮮, 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 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 以免著涼。

③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 以利出汗和排尿, 促進毒物排出。

④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⑤體溫超過39℃時, 可用溫水或50%酒精為孩子擦身, 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抽風。

幼兒急疹應重在護理

Advertisiment

幼兒急疹多發生於6至18個月的嬰幼兒, 常常是突然發病, 體溫迅速升高, 常在39℃至40℃。 高熱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驚厥, 有的出現輕微流涕、咳嗽、眼瞼浮腫、眼結膜炎。 在發熱期間有食欲較差、噁心、嘔吐、輕微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並且咽部充血, 頸部淋巴結腫大。 發熱三至五天后體溫驟降, 退熱後孩子全身可出現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 先從胸腹部開始, 很快波及全身。 這時孩子已經退燒, 可安然入睡, 在醫學上稱“退熱疹出”, 是幼兒急疹的特有表現。

幼兒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療, 只要加強護理和給予適當的對症治療, 幾天後就會自己痊癒。 孩子患幼兒急疹後, 家長要讓孩子臥床休息, 儘量少去戶外活動, 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孩子發熱時,要給患兒多飲水,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如果體溫較高,孩子出現哭鬧不止、煩躁等情況,可以給予物理降溫或適當應用少量的退熱藥物,以免發生驚厥。年輕的媽媽在遇到這種情況下,不要急於給孩子退燒,應查看疫苗接種情況,配合醫生治療。

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孩子發熱時,要給患兒多飲水,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如果體溫較高,孩子出現哭鬧不止、煩躁等情況,可以給予物理降溫或適當應用少量的退熱藥物,以免發生驚厥。年輕的媽媽在遇到這種情況下,不要急於給孩子退燒,應查看疫苗接種情況,配合醫生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