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感冒更適合用中成藥

冬季是個特殊的季節, 室內外溫差大, 乾燥, 是個容易生病的季節, 尤其是家中有寶寶的特別關照, 一不小心抵抗力低下的寶寶就會感冒了, 讓家長十分的擔心。

小兒感冒約80%以上由病毒引起, 其中以流感病毒、副流感、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見。 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 嬰幼兒發病率占整個兒科感冒的44.4%。

中醫認為感冒因六淫之邪所致, 其中以風寒、風熱之邪最為多見。 小兒衛外不固, 易受外邪侵襲而得病。 小兒陽氣偏盛, 邪易化熱, 常有表證同時伴有裡熱症。 除此以外還常有兼證, 如夾滯、夾驚等。 所以小兒用藥應兼顧以上特點。

Advertisiment
中成藥比較適宜嬰幼兒, 家長可根據病因和臨床中醫分型不同加以選用。

風寒感冒:小兒風寒感冒較成人少。 特點是發熱輕, 怕冷重, 流清鼻涕, 打噴嚏, 咳嗽, 無汗或少汗, 食欲不振, 舌苔薄白。 對這類感冒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常用中成藥是九寶丸, 主要成分是麻黃、蘇葉、葛根、桔梗、前胡、枳殼。 1歲以上每次1丸(3克), 日服2次, 周歲內酌減量;午時茶顆粒, 由蒼術、羌活、防風、紫蘇葉、厚撲、陳皮、枳實、山楂、麥芽等組成, 以半袋沖服, 日服2次。

風熱感冒:小兒多見風熱感冒, 表現發熱重, 怕冷輕, 有出汗, 咽幹疼痛, 鼻塞, 咽充血明顯, 舌苔黃。 常用辛涼解表的中成藥。 常用的是小兒感冒沖劑和小兒熱速清口服液, 前者的主要成分是疏散風熱解表的藿香、菊花、薄荷,

Advertisiment
清熱解毒的大青葉、板藍根、連翹, 以及清肺熱的石膏。 1歲內每次半包, 1-3歲每次2/3包。 此藥還對扁桃體炎有效。 但小兒體質十分虛弱不用。 後者的主要成分是柴胡、黃芩、連翹、金銀花、大黃等。 適用于感冒高熱患兒。 1歲內每次5毫升, 1-3歲每次10毫升, 每日3次。 當服藥24小時後未見明顯效果, 應前往醫院診治。

因小兒服湯藥比較困難, 中成藥用量相對較少, 服用較方便, 中成藥還可調在乳汁、糖水或粥中服用。

雖然上述都是非處方藥, 但在用藥期間家長仍需仔細觀察小兒精神狀態和反應, 如病情有變化, 立即就醫。 感冒治癒後, 及時停藥。

幼兒感冒是最讓父母操心的, 一來喂藥麻煩, 二來寶寶也吃藥吃的辛苦, 所以首先儘量注意,

Advertisiment
讓嬰幼兒少生病, 寶寶已經感冒的家長可以參看本文, 希望能給你解惑, 也祝所有的寶寶早日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