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為何出現“雞胸“?

“雞胸”是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症狀之一, 表現為胸骨和鄰近的軟骨向前突起, 形成“雞胸樣”畸形。 嬰幼兒會出現“雞胸”該怎麼辦呢? 

不同年齡的“雞胸“症狀: 

6個月齡以內嬰兒的佝僂病以顱骨改變為主, 出現“乒乓球樣感覺”; 

7-8月時出現“方盒樣”頭型; 

骨骺端因骨樣組織堆積而膨大呈肋串珠; 

手腕和足踝部圓形環狀突起稱手、足鐲; 

嬰幼兒會獨站獨走後膝內翻“O”型或膝外翻“X”型等一些表現; 

嚴重佝僂病小兒胸廓的下緣形成一水準凹陷, 醫學上謂肋膈溝或郝氏溝, 有時要與正常兒胸廓兩側肋緣稍高區別。

Advertisiment
 

1.早期診斷, 及時治療可避免骨骼畸形。  

正確的診斷必須依據維生素D缺乏的病因、臨床表現、血生化及骨骼X線檢查。 (因早期的多汗、枕脫、煩鬧等, 並沒有特異性。 ) 

2.治療目的在於控制活動期, 防止骨骼畸形。  

治療原則應以口服維生素D製劑為主。  

3.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有研究證實日光照射和生理性劑量的維生素D(400IU)可治療佝僂病。 因此, 現認為確保兒童每日獲得維生素D400IU是預防和治療的關鍵。 魚肝油類藥內即含維生素A。  

4.3歲以下的雞胸患兒, 應積極給予抗佝僂病治療, 包括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而3歲後的患兒, 多為後遺症, 使用維生素D和鈣劑治療無效。  

一般輕度雞胸隨體格生長會逐漸消失, 加強體格鍛煉,

Advertisiment
如擴胸、俯臥撐等運動, 可加速畸形的矯正。 手術治療的效果並不滿意。 男孩在生長發育期, 鍛煉後如胸大肌豐滿健壯, 可以改善雞胸前突畸形的外觀, 女孩青春期後乳腺的發育外觀上可彌補胸骨的畸形。 所以除非是嚴重畸形, 一般不太主張手術治療。  

5.再重述一下預防的幾個方面: 

圍生期: 

孕婦應多戶外活動, 食用富含維生素D、鈣、磷以及其他營養素的食物。 妊娠後期適量補充維生素D(800IU/日)有益於胎兒有充足的維生素D, 滿足生後一段時間生長發育的需要。  

嬰幼兒期: 

預防的關鍵在日光浴與適量維生素D的補充。 生後2-3周後即可讓嬰兒戶外活動, 冬季保證每日1-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後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IU/日,

Advertisiment
3個月後改預防量。 足月兒生後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日, 至2歲。  

夏季戶外活動多, 可暫停服用或減量。 一般可不特別加服鈣劑。  

幼兒期如每天給牛奶500ml(純牛奶100ml含鈣100-120mg)、合適的運動、光照(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還有維生素C等均有利於鈣的補充和吸收。  

早期寶寶若是出現”雞胸“, 家長應帶寶寶及時治療, 不然長期下去可能會演變為佝僂病, 嚴重影響寶寶未來的體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