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燙傷的緊急就醫指南

燙傷

熱液燙傷的寶寶在急診中非常常見, 一般受傷害的寶寶在4歲以下, 其中剛學會走路的年齡是高危受害年齡, 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對一切都很好奇, 對危險也沒有概念。 熱水、熱飲料這些生活中離不開的熱源都是燙傷寶寶的源頭。

案例

19個月的小麗被抱到兒童醫院時, 已經進入休克狀態。 醫生檢查後, 發現小麗身上30%的部位都被熱水燙傷, 燙傷程度達到Ⅱ度。 看到女兒的傷勢這麼重, 小麗媽媽後悔不迭。 原來, 媽媽剛燒好的熱水, 準備洗衣服用, 怕被小麗打翻, 就將熱水放在桌子上, 沒想到在媽媽出門取衣服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小麗踮著腳, 用手去夠冒著熱氣的熱水盆, 慌張中將熱水盆掀翻, 滾燙的水全部澆在身上。

專家分析

一旦發現寶寶被燙傷, 要立即脫離熱源, 馬上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部位, 使傷處溫度降低, 因為快速降溫能減輕燙傷深度, 還有止疼的作用。 用冷水沖洗的同時要儘快將被熱液打濕的衣物脫下, 必要的時候可以將衣服剪開。 受傷嚴重的要馬上送醫院治療。

依燒燙傷的深度、面積症狀有所不同:

Ⅰ度燙傷 僅表皮受傷, 未傷及真皮層, 造成紅腫及劇烈疼痛。 Ⅱ度燙傷 表皮及部分真皮層受損, 傷處出現水泡及更嚴重的腫脹、疼痛。 Ⅲ度燙傷 傷及皮下組織, 皮膚表面呈白色或焦黑, 因神經末梢受損, 疼痛反倒不劇烈。
Advertisiment

小叮嚀

1 勿將醬油、牙膏、藥油塗抹於患處, 引發其他感染問題。

2 勿刺破水泡及冰敷傷口。

3 衣服若已跟傷口黏在一起, 不要自行撕除。

Tips:緊急就醫指南

1 Ⅲ度燙傷、觸電灼傷以及被化學品燒傷。

2 出現咳嗽、眼睛流淚或者呼吸困難。

3 Ⅱ度燙傷面積大於手掌。

氣管異物

氣管異物是嬰幼兒時期較常見的危急重症。 椐調查, 氣管異物發生在5歲以下的寶寶占83.6%, 而3歲以下的寶寶占到了65.3%。 氣管異物如果來不及清除, 就會危及生命。

案例

11個月的芊芊被抱到醫院急診室時, 面色蒼白, 呼吸非常困難, 喉嚨裡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除此之外, 芊芊毫無知覺, 甚至連斷斷續續的哭聲也沒有了。 看到這種情況, 急診醫生迅速為芊芊做了相應檢查, 得出了氣管異物的結論。

Advertisiment
經過緊張的搶救, 醫生從芊芊氣管取出了一粒花生米。

專家分析

當意外發生時, 及時採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關重要的, 患者能夠得救也許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裡。 救助措施:

1 讓寶寶向左(右)側位躺下, 頭向後仰。

2 如果異物在喉部附近, 可以用手指伸進口腔, 刺激舌根催吐。 切忌:手指不要在咽喉部亂動, 以免將異物推向更深處。

3 讓寶寶趴在救護者膝蓋上, 頭朝下, 托其胸, 按向頭部衝擊的方向拍其背部4下, 讓寶寶儘量咯出異物。 切忌:不要在寶寶直立時拍打其後背, 這樣可能把異物震到氣管的更深處。

即使寶寶咳出了異物恢復了正常的呼吸, 或是一陣劇烈咳嗽後處於平穩狀態, 仍需要帶他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因為殘留異物碎屑沒及時被取出, 寶寶會因為感染引起肺炎等嚴重併發症, 更可怕的情況是異物一旦移位元還會引起寶寶窒息。

Tips:緊急就醫指南

氣管異物在30秒內未能清除, 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寶寶送到醫院, 切不可拖延。 在等救護車時, 如果寶寶呼吸停止, 應給予口對口人工呼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