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秋季養生小常識, 是媽媽必須知道的防病寶典!秋季是寶寶容易生病的季節, 媽媽多關注幼兒秋季養生小常識, 可以給寶寶更多的呵護!不妨來看看吧!
1、給寶寶喝足夠量的水秋天本來就很乾燥, 乾燥的氣候會帶走寶寶身上的水分, 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 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無論是在家還在在戶外, 母親都要記得隨時給寶寶補充水, 可以用品質好的奶瓶喂水, 千萬不要等到寶寶感到渴的時候再喂水。 而且, 一定要給寶寶喝白開水或者礦泉水, 不要給寶寶喝任何飲料。
2、居家必備養生湯粥剛剛進入秋季,
Advertisiment
按照中醫理論, 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 秋季乾燥應多吃白色食物潤肺。 適合孩子白色食物包括梨、百合、蓮子、銀耳、淮山(山藥)、蓮藕、白鯽魚、雞肉、鴨肉、白蘿蔔、白菜等, 家長可以給孩子自製一些白色菜品, 比如雪梨銀耳湯、淮山粥、鯽魚湯、蓮藕湯、白蘿蔔湯等等。
4、早晚多加件薄外套秋季早晚溫度變化明顯,
Advertisiment
家長要注意室內保持一定的濕度, 重視給孩子補充水分, 並要避免玩得太累和劇烈運動使津液耗損。 另外, 為了防止孩子皮膚乾燥, 可塗擦兒童護膚霜。 但應注意口唇乾裂不要讓孩子經常舔, 否則會引起乾燥皸裂。 父母可經常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還可經常濕化室內空氣, 或者在家裡安裝加濕器。
6、皮膚防燥多洗澡潤膚堅持每天給寶寶洗澡,
Advertisiment
秋季也是胃腸道疾病多發的季節, 腹瀉很常見。 因此, 母親一定要把住“進口”關, 保證寶寶吃的食物新鮮, 乾淨, 定期將寶寶的玩具進行消毒。 飯前、便後一定要養成洗手的習慣。 如果在幼稚園發現寶寶有腹瀉症狀, 應立即隔離治療並處理好糞便。
8、適量的室外運動寶寶室外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寶寶身體抵抗力, 也能夠呼吸新鮮空氣, 加速身體新陳代謝。
Advertisiment
初秋飲食應遵循“增酸減辛, 以助肝氣”的原則, 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 容易“上火”, 如大蒜、薑、韭菜、花椒、辣椒等。 少吃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 如荔枝、桂圓、橘子等。 有咽幹疼痛、口唇裂開的孩子, 可用紅蘿蔔加上馬蹄、杏仁、蜜棗及兩片陳皮煲約3小時飲用。
10、保質保量的睡眠寶寶睡眠充足也是提高流感病毒免疫力的方法之一, 媽媽們需要為寶寶營造一個安靜、溫暖而又空氣流通的舒適睡眠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