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來臨, 因腹瀉來醫院就診的患兒驟增, 其“罪魁禍首”大多是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腹瀉發生具有季節性, 多發於每年冬春季。 主要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 也可能存在“呼吸道傳播”, 營養狀況與發病程度的關係也並不密切。 輪狀病毒具有很高的傳染性, 該病毒感染並不因公共衛生條件的明顯改善而出現明顯下降。 5歲以下兒童幾乎人人都遭受過輪狀病毒的感染, 但高危人群主要為6個月―3歲的嬰幼兒。 這是因為此階段的嬰幼兒, 胃腸道生理和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健全, 而來自母體的抗體已降至最低。
Advertisiment
輪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為3天左右, 患兒發病初期表現為流涕、咳嗽、發熱、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 大便每日數次, 且伴有嘔吐、腹痛, 容易被誤診為胃腸型感冒。 病程一般可持續一周, 每天腹瀉次數在10餘次至數十次不等。 大便性質是黃色水樣便, 無粘液膿血, 無裡急後重。 血象白細胞、大便鏡檢多無異常。 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正確, 會導致患兒死于脫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 更甚者還可合併腦炎、肺炎、腸出血、腸套疊或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
近年的研究發現及早以口服電解液補充腹瀉初期的脫水, 可避免病情進一步的惡化, 以及早期進食容易消化吸收的營養, 可促進腸黏膜絨毛修復, 加速身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