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補充微量元素易闖3誤區

給嬰幼兒補充微量元素似乎是每個爸媽都會關心的事情, 那麼, 寶寶到底缺少哪些微量元素呢?該怎麼補?補多少?問題一個一個, 爸媽就很容易闖進以下誤區。

嬰幼兒補充微量元素的誤區

判斷兒童是否患有微量營養元素缺乏症的關鍵, 是要看孩子症狀。 一般而言, 兒童如果出現厭食、挑食、生長發育遲緩、反復感冒、口腔潰瘍、貧血等症狀時, 都可能與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有關。 嬰兒微量元素正常值全解

誤區一: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少好吸收

同樣是“富含鐵”的食品, 有的容易被人體吸收, 有的就不容易;有的食品可以經常吃,

Advertisiment
大量吃, 有的卻不容易吃到, 或者只能吃一點點;補鐵藥品吃多了會中毒, 天然食品不會造成中毒, 但吃多了吸收率就會下降。

誤區二:微量元素可以隨便補充

微量元素在身體裡有一定的需求量'如果吸收太多, 遠遠超過身體的需要'就會產生毒性。 所以每個國家的營養學家都給不同年齡的人推薦了一個合適的數量範圍。 父母們如果要給孩子服用營養素補劑, 最好能先請教一下保健醫生是否需要補充。 購買營養品後認真看一下劑量'保證服用量處在安全範圍內。 例如父母給孩子買了補鋅藥, 然後又給孩子每天吃好多含鋅很高的牡蠣等食品, 算下來總量超過太多'容易導致孩子發生鋅中毒。

Advertisiment

誤區三:微量元素與維生素一樣會受熱損失

維生素是一些小分子的化學物質, 它們常常在食品加工烹調中不穩定, 比如維生素C怕熱, 維生素B2怕光, 維生素A怕氧氣等等。 可是微量元素不會受熱損失。 不過假如把皮削掉、把外面的葉子扔掉, 把大米白麵弄得非常精白, 都會損失很多微量元素, 因為越是靠中心的地方, 營養素含量越低。

如何給應嬰幼兒補充微量元素呢?專家指出:所有的微量元素, 在人體內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 盲目給孩子補充微量元素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 合理的膳食結構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