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飲食餵養方面的八大誤區

飲食是維繫生命的重要基礎, 孩子的生長發育與營養素攝入情況關係甚大。 但是,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對幼兒飲食餵養的誤區日漸突出。 由於營養不均衡和營養不良造成“肥胖兒”、“豆芽菜”的大量出現, 於是如何科學餵養成為嬰幼兒專家們關注的問題。

下面列舉一些關於幼兒飲食餵養的誤區, 希望能給予家長一定的指導。

誤區一:飲食無度

對孩子過分遷就, 要吃什麼吃就給什麼吃, 要吃多少就給多少, 有的家長總認為孩子沒吃飽, 象填鴨似的往孩子嘴裡塞, 認為只要吃下去就有營養,

Advertisiment
結果引起“積食”及“肥胖”。

嚴格來講, 飲食應根據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來供給, 每餐進食量要相對固定, 品種要豐富, 營養要均衡。

誤區二:飲食無時

孩子什麼時候要吃, 就什麼時候喂。 沒有按時進食的習慣, 每天餐次太多, 餐與餐之間間隙不合適, 饑飽不均, 造成孩子消化功能紊亂, 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素得不到滿足。

幼兒從小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進食要定時定量, 一日三餐為正餐, 早餐後2小時和午睡後可適當加餐, 但也要定量。

誤區三:偏食

合口味的就吃個飽, 不合口味的就一點不吃。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人體發育是需要各種營養素的, 缺那一種都不行。 缺蛋白質會影響生長發育、引起貧血、抵抗力下降;缺脂肪皮膚粗糙,

Advertisiment
易患乾眼病和佝僂病;缺碳水化合物會出現血糖降低, 影響其他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至於維生素和礦物質乃至水的缺乏都會對身體有危害。

為預防孩子挑食、偏食, 每餐食物的品種要多樣, 同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食欲, 不要讓孩子對愛吃的東西一次吃的太多。 對於偏食的孩子切不可強迫, 要找出原因, 設法改正。 特別要提醒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講自己不愛吃的東西。

誤區四:食物太咸

幼兒的腎臟發育尚未成熟, 沒有能力排除血中過多的鈉, 因而很容易受到食鹽過多的損害, 發生腎盂腎炎。 還可引起高血壓及心臟肌肉衰弱等疾病。

再有吃咸了, 孩子會飯後大量飲水, 沖淡了胃酸的濃度, 還會影響消化。 因此孩子的食物不能太鹹。

Advertisiment

誤區五:吃零食

吃零食破壞了正常的飲食制度。 經常吃零食胃腸道要隨時分泌消化液, 加重了胃腸的負擔, 使胃得不到休息, 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症。

誤區六:睡覺前吃的過量

孩子睡覺前吃東西, 吃下去的東西來不及消化, 儲存在胃裡, 使胃液增多, 消化器官在夜間本來應該休息, 結果被迫繼續工作, 這樣不僅影響睡眠品質, 而且攝入過多的能量不能消耗, 胖墩就是這樣產生的。

因此孩子睡前一小時之內不要吃東西。

誤區七:吃冷飲過量

夏季孩子往往喜歡吃冷飲。 要知道兒童的胃黏膜非常嬌嫩, 多食冷飲會造成胃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 胃壁肌肉痙攣, 使胃液分泌受到抑制, 消化能力減弱, 及易患上小兒胃病。

Advertisiment

因此幼兒吃冷飲要適時適量, 吃飯前半小時或吃飯時絕對不能吃冷飲, 以免影響正常的飲食, 一般可在午休後吃一些。

誤區八:濫用營養保健品

目前家庭中出現了給孩子“濫補”營養的勢頭, 今天讓孩子補鐵, 明天讓孩子補鈣, 後天又改成補鋅了。 給孩子吃營養滋補品的家長大有人在, 這樣會對兒童造成不利影響, 後患無窮。

一般飲食正常的健康人從日常食物中就可獲得足夠的微量元素, 不需要藥物補充。 由於各種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 只要孩子平時的膳食結構做到粗細糧結合、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就能基本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

專家建議, 如果孩子體格健康,

Advertisiment
發育正常, 就無需服用營養滋補品。

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嬰幼兒時期的營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身體形態, 智力發育、生存能力以及壽命長短。 所以幼兒的科學餵養尤其重要, 希望家長們走出誤區, 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