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麻疹防治的知識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 其傳染性很強, 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年發生一次大流行。 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等而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

幼兒麻疹的症狀

麻疹是全身性疾病, 其病理改變可出現於全身各個系統, 麻疹其中以網狀內皮系統和呼吸系統最為明顯。 全身淋巴系統出現增生, 在淋巴結、扁桃體、肝、脾和胸腺等處可見多核巨細胞。 在皮膚、眼結合膜、鼻咽部、支氣管、腸道粘膜特別是闌尾等處可見有單核細胞增生及圍繞在毛細血管周圍的多核巨細胞,

Advertisiment
淋巴樣組織肥大。 頰粘膜下層的微小分泌腺發炎, 其病變內有漿液性滲出及內皮細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嬰幼兒麻疹的治療

高熱時以物理降溫為主, 也可服用小量退熱劑, 切忌退熱過猛引起虛脫, 加重病情。 咳嗽劇烈時給鎮咳祛痰劑。 煩躁不安時可用苯巴比妥類藥物。 經口入量不足時應靜脈輸液, 但應注意輸入量及速度, 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嬰幼兒麻疹的護理

如果麻疹患兒沒有得到及時治療, 可能會引起呼吸道、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方面的併發症。 因此, 及時護理麻疹患兒是防止出現併發症的重要措施。

具體的護理要點包括:

Advertisiment

孩子出生8個月時是麻疹疫苗初種的最佳時間;居室內應常通風, 麻疹病毒在陽光下或流動空氣中20分鐘會失去致病力, 但要避免患兒被風直接吹到, 為避免陽光直曬, 可用深色窗簾遮蓋, 室內應保持一定的溫濕度, 地面可潑灑一些清水;由於患兒高熱時能量消耗較大, 應鼓勵病人少食多餐, 進食一些流質、半流質飲食, 多喝開水;體溫在39.5攝氏度以上時, 可採用緩和的退熱藥物退熱, 應把握熱度不能降得過猛, 以免劇烈的退熱會使疹子發散不充分, 頭部可敷溫濕毛巾, 切忌用酒精擦浴、冰袋降溫;患兒的口腔應保持濕潤清潔, 可採用鹽水漱口, 每天重複幾次。

嬰幼兒麻疹的預防

環境:室溫 18~20℃, 濕度60~70%, 空氣宜流通、新鮮,

Advertisiment
避免直接吹風。 飲食:急性期以流食及半流食為主, 多喝溫開水及熱湯, 有利於促進血液迴圈, 易於使皮疹發透及排除體內毒素。 補充維生素。 皮膚、口腔、眼的護理:擦洗皮膚, 清潔口鼻, 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液沖洗眼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