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健康>孕婦健康常識>正文

子宮內膜異位的中藥外敷療法

中醫認為子宮內膜異位多為氣滯血瘀, 阻塞胞絡造成, 治療上應當以活血化瘀, 通絡止痛為主。 由于中藥內服不夠方便, 口感不好, 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效果亦不盡如人意, 因而外敷療法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臨床效果還不錯。
1.填臍療法。 取云南白藥1克, 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 外敷于肚臍孔處, 敷料包扎, 膠布固定, 每日換藥1次, 1月為1療程, 經期停用, 連續2~3個療程。
2.灌腸療法。 用桃仁、紅花、沒藥、元胡、小茴香、肉桂、三棱、莪術、枳實各10克, 水煎取汁, 每次100毫升, 保留灌腸, 每晚1次, 1月為1療程, 經期停用, 連續2~3個療程。
3.離子導入療法。
Advertisiment
取紅花、血藤、丹參、敗醬草、三棱、莪術、皂角刺各等量, 水煎取汁如上法灌腸。 另取紗布用藥液適量浸透后, 分別放在腰骶部及腹部疼痛處, 而后進行離子導入, 每日1次, 10次為1療程, 連續3~5個療程。
4.局部給藥法。 用七厘散或血竭粉適量放置于陰☆禁☆道后穹窿處上藥, 每周2次, 或以七厘散用黃酒適量調勻, 放棉球貼于局部, 隔日換藥1次, 1月為1療程, 經期停用, 連續2~3個療程。
5.熱熨療法。 取血竭、乳香、沒藥、大黃、透骨草、三棱、莪術、芒硝、細辛、肉桂、紅花各等量, 研為粗末, 加青鹽適量布包, 放鍋中蒸熱, 熱熨下腹部及肚臍孔處, 每次30~40分鐘, 每日2次, 1月為1療程, 經期停用, 連續2~3個療程。
6.藥灸療法。 用附片5份, 鹿角霜2份, 乳香、肉桂、五靈脂各1份, 共研細末, 裝瓶備用。 使用時取藥末適量,
Advertisiment
用黃酒調勻做餅, 用紗布外包, 放置于肚臍、關元等穴位, 上置艾絨熱灸, 隔天1次, 1月為1療程, 經期停用, 連續2~3個療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