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子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簡述

子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簡述:

1)巴氏染色後細胞學檢查:用特製的、經過消毒滅菌的刮板在子宮頸外口與頸管交界處輕輕刮轉一周, 收集子宮頸脫落細胞, 將刮取物塗在特製玻璃片上, 立即放人固定液中, 對固定後的載玻片用特殊染料進行染色處理(即巴氏染色), 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 有無異常細胞或者癌細胞存在。 子宮頸刮片細胞學的巴氏染色檢查是早期發現宮頸癌的重要手段, 它因簡便易行、受檢者無痛苦、收費經濟適中而得到普遍推廣應用。 子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結果可以分為巴氏I~V級,

Advertisiment
其代表的含義如下:

巴氏I級:屬於正常。

巴氏Ⅱa:視同為正常, 但需要定期複查。

巴氏Ⅱb級:提示炎症, 如見到可疑核異質細胞應在近期複查宮頸刮片或做陰☆禁☆道鏡檢查, 如伴有宮頸炎、陰☆禁☆道炎等情況應積極治療, 在3個月後務必複查。

巴氏Ⅲ級:提示可疑癌變, 及時去醫院婦科深入檢查、診治。

巴氏Ⅳ級:提示高度可疑癌變, 及時去醫院

婦科全面檢查、診治。

巴氏V級, 為確診癌變;及時去醫院婦科規範診治。

2)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又稱超薄宮頸塗片檢查( TCT)。 這是近年開發的一種宮頸細胞學檢查的新技術。 首先準備一次性移液管、取標本用的官頸塗片取樣器即宮頸刷, 將宮頸刷在子宮頸外口與頸管交界處輕輕刷轉一周, 收集子宮頸脫落細胞,

Advertisiment
然後將宮頸塗片取樣器放人裝有特殊溶液的試管中, 輕輕搖動, 儘量使取樣器上的細胞標本洗脫在溶液中, 將標本試管放入離心機中經過離心等處理後, 取細胞混懸液滴在載玻片上, 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 超薄宮頸塗片因為對細胞進行了沉澱, 一方面使細胞在載玻片上均勻分佈、易辨認, 另一方面又排除了因為細胞被稀釋造成的影響, 這樣使非正常細胞被檢出的機會大大增加, 提高了非正常細胞的檢出率。

然而, 由於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技術要求購置配套的儀器, 消耗性材料的成本(包括樣品收集器、試劑等)較高, 目前尚未在健康體檢中得到普遍應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