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31周:孕前樹立良好營養觀

孕前媽媽要做好的營養準備

一是懷孕前正確營養觀

吃的多不如吃的好, 現代人的營養問題是營養過剩, 而不是營養不夠。

Advertisiment
攝取均衡的飲食、選擇多樣天然健康的食物, 儘量減少加工食品、不偏食或過度攝取某種食物及維持適度的體重增加, 是孕期營養最重要的原則。

育齡婦女若體重過低, 說明營養狀況欠佳, 易生低體重兒;過於肥胖則易致自身發生某些妊娠併發症, 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且能導致超常體重兒的出生, 故準備懷孕的婦女首先要實現標準體重。 標準體重的計算方法, 可用身高(釐米)減110, 所得差(公斤)即為標準體重。 據統計資料, 懷孕後期的婦女體重都會比孕前增加1/5左右, 孕前如果體重低於標準值, 特別是懸殊過大者, 則應當增加飲食量, 使自己體重達到標準值。

一般孕期體重增加的原則:

懷孕前體重正常者︰11.5kg-16kg

懷孕前體重稍低者︰12.5kg-18kg

Advertisiment

懷孕前體重較重者︰7kg-11.5kg

平均增加體重為10-12公斤

18周-20周:0.35公斤/每週

21周-生產:0.5 公斤/每週

體重若增加太多, 要小心可能有糖尿病或妊娠毒血症的問題。

若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很少者, 不適於末期急速增加體重, 應與醫生或營養師協談做適當的增重計畫。

二是糾正營養失衡。

準備懷孕的婦女以往可能出現過貧血症狀, 也可能有過節食減肥、限食脂肪和動物性食物的經歷, 或是有體內脂肪堆積過多等營養失調現象。 從優生角度考慮, 懷孕婦女機體營養失衡會帶來胎兒發育所需的某些營養素短缺或是過多, 於優生不利。 故婦女在懷孕前應當對自己的營養狀況作一全面瞭解, 必要時也可請醫生幫助診斷, 以有目的地調整飲食,

Advertisiment
積極貯存平時體內含量偏低的營養素。 如機體缺鐵, 可進食牛肉、動物肝臟、綠色蔬菜、葡萄乾等;缺鈣可進食蝦皮、乳製品和豆製品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