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中期除了可繼續聽早孕期聽的樂曲外, 還可再增添些樂曲, 如柴科夫斯基的“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及“喜洋洋”、“春天來了”等樂曲, 尤其是柴科夫斯基的“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以新穎明晰的素材, 表達了對光明的嚮往和對生活的熱愛, 曲調中充滿了青春與溫暖的氣息。
如果反復傾聽那些小提琴與鋼琴的合奏、有力的合弦、鋼琴的伴奏, 及生動活潑的快板, 就覺得這支樂曲既好象是波濤起伏的大海, 又像是和煦撲面的春風, 好似燦爛的陽光鋪滿了生活的大地, 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dvertisiment
1、降B大調豎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韓德爾)
2、降E大調第三號法國號協奏曲第二樂章(浪漫曲)(莫札特)
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貝多芬)
4、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慢板)(莫札特)
5、C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行板)(莫札特)
6、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慢板)(布拉姆斯)
7、小夜曲(托賽裡)
8、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稍快些的慢板)(貝多芬)
有關專家認為, 孕婦在保證充足營養與休息的條件下, 對胎兒實施定期定時的音樂刺激, 可促進嬰兒的感覺神經和大腦皮層中樞的更快發展, 比如一些名曲中舒緩、輕柔、歡快的部分適合胎教。 但悲壯、激烈、亢奮的樂段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Advertisiment
在音樂的選擇上, 胎教音樂必須是經過專業選擇和設計, 孕婦應該聽一些節奏柔和舒緩的輕音樂, 像一些節奏起伏比較大的交響樂, 尤其是搖滾樂、迪斯可舞曲等刺激性較強的音樂, 都不適合孕婦聽。 胎教音樂應該在頻率、節奏、力度和混響分貝範圍等方面, 盡可能與孕婦子宮內的胎音合拍、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