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中期,三次產檢大闖關

孕15~16周, 不必談 “糖”色變

這次產檢 , 孕媽媽除了每次必做的基本例行檢查外, 要抽血做著名的“ 唐篩 ”了 !唐氏綜 合征篩查, 針對的是年齡小於35歲的孕媽媽, 篩查胎寶寶有無21-三體唐氏綜合征、18-三體脊柱裂綜合征及神經管畸形等。

專家解讀

“唐篩”為什麼不可怕 ?唐氏篩查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婦血清 , 檢測母體血清中甲胎蛋白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濃度, 並結合孕婦的預產期、年齡、體重和采血時的孕周等, 計算生出唐氏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

唐氏檢查僅適合35歲以下的孕媽媽, 可篩檢出60 ~70%的唐氏綜合征患兒。

Advertisiment
需要明確的是, 唐氏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唐氏征的機會有多大, 但不能明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綜合征 。 所以 , 如果你的“唐篩”沒過關 , 也不要過於恐慌, 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羊水穿刺 , 成熟的技術

正因為“唐篩”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僅適應於年齡在35歲以下的孕媽媽。 35歲以上的孕媽媽唐氏兒發病明顯增高, 不適合做“唐篩”, 而要去做羊水穿刺。 因為35歲的年齡單項已屬於年齡高風險, 即使做“唐篩”, 報告單的結論也會是“年齡高風險建議羊水穿刺”。 另外“唐篩”沒過的孕媽媽, 也要進行羊水穿刺術, 進一步瞭解胎兒染色體是否有問題。

羊水穿刺是直接抽取羊水, 分離其中胎兒脫落的細胞來進行檢查。 因為它畢竟是有創傷的操作(相對無創手術而言),

Advertisiment
在穿刺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因為刺激而引起宮縮, 所以一般建議做完“羊穿”的孕媽媽要在家適度休息, 甚至有的還需要在醫生的判斷下吃些緩解宮縮的藥;另外因為直接穿刺進羊膜腔內, 還有引起感染的風險。 但是這項技術畢竟是成熟的, 也相對比較簡單, 現在還是在超聲波的引導之下完成, 還均由有經驗的醫生進行, 因此也不用太擔心。 當然正因為它有一定的風險, 不管風險的比例有多低, 當它落到某一個人身上時, 就是100 % 。

醫生的私房話

因為計算“唐篩”的比值中, 孕周需要納入計算, 所以你做“唐篩”的時間也很重要:不要過於提前, 也不能超過規定的時間, 否則計算不準確會讓你的報告單亮紅燈,

Advertisiment
不僅需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給你帶來的焦慮、沮喪、擔心才更糟糕。 每次產檢既然規定了時間, 就有它的道理, 是非常科學而嚴謹的, 孕媽媽一定要遵從醫院的安排, 按時產檢。

保健關鍵字 :感冒

懷孕後, 在各種激素的作用下, 孕媽媽的身體發生了不少變化, 例如心跳加快、呼吸加深、體溫有所升高 等 , 所以更容易出汗, 上呼吸道的黏膜組織也會增厚, 容易出現輕度充血、水腫。 此外, 因為胎寶寶還有一半的抗原來自父親, 所以孕媽媽會對這個“外來”的小傢伙產生“排異”。 但為了讓胚胎及胎兒能夠在子宮裡平安“駐紮”和生長發育, 孕媽媽又產生了一系列的免疫容忍現象。 但是這種免疫容忍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就是會使孕媽媽的免疫功能下降。

Advertisiment
因此, 孕媽媽可能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感冒。

孕媽媽更容易感冒?懷孕後, 在各種激素的作用下, 孕媽媽的身超連結:聽聽著有《西爾斯懷孕百科》的美國著名兒科專家西爾斯怎麼說, 他對羊水穿刺的態度是:“孕媽媽需要和醫生一起討論利弊。 唐氏綜合征篩查雖然相對安全, 但準確度僅有60%~70%, 在美國, 唯有通過羊膜穿刺術才可能達到100%的準確度。 但是, 如果你是35 歲以上的高齡孕媽媽, 羊膜穿刺術導致流產的危險性與懷有染色體異常胎兒的概率基本相當。 這樣一來, 權衡利弊最好的方式, 就是與醫生好好溝通, 請教他對於羊膜穿刺術可能產生併發症, 特別是導致流產的看法。 ”

他建議孕媽媽在權衡的時候考慮幾個問題:“會不會因為檢查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而改變自己的妊娠計畫?能不能因為提前得知胎兒有染色體方面的疾病,

Advertisiment
而做好養育特殊兒童的準備?如果不檢查, 會不會整天提心吊膽, 生怕日後生出一個唐氏兒?”

他也坦承地告訴我們, 在他的7個孩子中, 年齡最小的斯蒂芬就是一個典型的唐氏兒。 懷他的時候, 西爾斯52歲, 妻子48 歲, 他們放棄了篩查。 當斯蒂芬出生時, 他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面對事實。 但是後來卻慢慢感受到, 這個孩子的到來, 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和完整。

“過來人”的小忠告:

試試無創DNA吧!這是比較新的技術。 原理是媽媽的血裡含有胎兒游離的DNA成分, 通過對胎兒DNA進行分析, 進行唐氏兒的篩查, 據說準確率也能達到99%。最重要的是不用擔心傷到寶寶!只是因為某些原因,這項技術還沒有納入醫保,需要自費,費用也偏高一些,醫生一般也不會主動建議。如果你實在擔心“羊穿”,那就向醫生諮詢一下你進行產檢的醫院有沒有這項技術吧!(元寶媽)

孕期也能安全用藥

感冒後別生抗,尤其是當孕媽媽遇到發熱、體溫超過38.5℃,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嚴重兩種感冒狀況時。因為過高的溫度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而劇烈的咳嗽可能會使腹部受到震動而導致流產。但也切不可擅自用藥,而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根據情況進行診治。到醫院就診時,一定要告知醫生自己已經懷孕以及懷孕的孕周數,醫生會根據感冒的種類 、症狀按照安全的劑量 、療程來開出符合妊娠期用藥原則的藥物。

孕17~20周第2關:“排畸”,相信TA一定沒問題

20周左右的這次產檢,除了常規的血 、尿檢查 ,會安排一次B超,大多數孕媽媽稱之為“排畸”,並一直對其有所擔心 ,生怕寶寶過不了這關 。其 實 對於生活習慣一直良好 ,有備而孕的孕媽媽來說,完全不用擔心,只把這次產檢當成一次你要親眼看到寶寶面貌的激動時刻吧!

專家解讀

這次的產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專案就是通過B超對胎寶寶進行外觀發育上的全面篩查,俗稱“排畸”。B超檢查中會量取胎兒的頭圍、腹圍、大腿骨的長度,查看有無明顯異常。

這次產檢最主要的是為了篩查最常見的畸形 :唇齶裂、脊柱裂 。因此這次產檢後 ,有些醫院會給孕媽媽留兩張照片,其中一個是胎寶寶的小嘴唇,另外一個是小脊柱,因為這就是本次篩查的重點。

醫生的私房話

16 周後 ,妊娠就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 。你 的肚子變化不明顯,寶寶也還沒有開始動,所以有的孕媽媽會因為不知道寶寶的發育情況怎麼樣而焦慮。其實你不用有過多擔心,如果像你說的經常“感覺”不到寶寶,聽聽胎心就好了。但是20周前,自己用聽筒聽胎心可能會找不准位置,反而更焦慮,最好是到醫院請醫生來聽。不過,其實在這個階段,如果是細心的孕媽媽,應該能感覺到胎動了,也可以根據寶寶動的情況來判斷寶寶的情況。總體來說,雖然有個別在這個時期出現胚胎死亡的情況,但極為少見。

B超小詞典報告單上的名詞解釋

● BPD:胎頭雙頂徑,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可以判斷胎兒大小是否與懷孕月份相符。

● OFD:枕額徑,胎兒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離。

● HC和AC:胎兒的頭圍和腹圍。可以幫助判斷胎兒的大小。

● F L:股骨長度 。與BPD 一起幫助判斷胎兒發育 是否與懷孕月份相符。

● HL:肱骨長,胎兒上臂骨的長度 。

● 羊水:判斷羊水量是否正常。羊水在3~8釐米間為正常,超過8釐米為羊水增多,少於3釐米為羊水減少。

● 臍帶:正常情況下,臍帶應漂浮在羊水中,如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可能為臍帶繞頸。

● 胎盤:胎盤位置是說明胎盤在子宮壁的位置;胎盤的正常厚度應在2.5~5釐米間;胎盤鈣化描述分為Ⅲ級,Ⅰ級為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回聲均勻,在懷孕3 0 ~3 2 周 可見到此種變化;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Ⅲ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 。

普通B超、彩超、三維彩超、四維彩超B超也稱二維超聲,分為黑白的和彩色的兩種。所謂彩超是因為能用彩色標注心臟、血流等指標,是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彩色多普勒,既具有二維超聲結構圖像的優點,又提供了血流動力學的豐富資訊。 三維彩超、四維彩超觀察到的圖像仍然是平面的,然後通過轉換軟體將平面圖像轉成三維、四維的立體圖像,使不懂B超圖像的人也能看出胎兒的模樣。它們可以進行胎兒頭面部立體成像,協助醫生直接對胎兒先天畸形進行診斷,並能對胎兒在子宮中的位置精確定位。四維彩超多了“時間維”,也就是說,三維彩超是圖片,四維彩超是錄影,可以看到胎兒一連串的動作。

保健關鍵字 :貧血

胎寶寶發育迅速,毫不客氣地攝取孕媽媽體內的鐵,所以這個階段媽媽容易出現貧血。別擔心,每次產檢的血常規報告單會及時“通報”你 ,醫生也會根據不同情況給予建議。通過飲食補鐵是防治缺鐵性貧血的重要途徑。孕媽媽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豬肝、黑木耳、海帶、紫菜、蓮子、豆製品、蝦米等。另外,多吃些新鮮蔬菜, 飯後吃些水果,能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提高食物中鐵的吸收率。應該注意的是,在飲食中補充鐵的同 時,還要補充蛋白質,因為血紅蛋白的生成不僅需要鐵,也需要蛋白質,只有補充足量的蛋白質才能提高補鐵的效果。已經出現嚴重貧血的孕媽媽,除調整飲食外,還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鐵劑治療。

孕21~24周第3關:糖篩

孕期有特殊的判定標準甜甜的糖水在這次的產檢中可是一點兒也不甜蜜 ,反而變成讓孕媽媽格外擔心的幾杯水。因為聽說有些孕婦,家族沒有糖尿病史,平時身體也很好,孕期並沒有多吃甜食,體重不超標,卻偏偏“折”在這項檢查上。而且,後面將是一系列地控制,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專家解讀

這次的產檢,主要就是要瞭解孕媽媽有沒有妊娠期血糖異常的情況。孕期,隨著孕媽媽體內一些激素水準的變化,加上特殊的生理變化,每個孕媽媽的身體都會出現一種比較強的胰島素對抗,這種對抗在24周左右快速升高,因此這項檢查被安排在這個時間段。有一部分胰島素抵抗相對重的孕媽媽,胰島素就不夠、不足了,就表現為妊娠糖尿病。

指標不一樣!

妊娠糖尿病的指標和非孕期是不一樣的。

非孕期糖尿病篩查指標是有兩次異常血糖值才能 判 定 。而妊娠期,在產檢的3 次血檢中 ,有一次異常就會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也是遵從國際孕期產檢的標準而制定的。有的媽媽以前有一點關於糖尿病的常識,認為自己只有空腹血糖一項異常,根本不是問題,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血糖控制不好,胎兒發育會異常,所以在孕期這個指標就變得非常嚴格。

高糖孕媽媽別太擔心

即使篩查異常,也不用太過擔心。通過醫生給出的建議,一般通過合理的飲食加運動,高糖孕媽媽基本上能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標準的範圍之內,最後順利地生下健康的寶寶。醫生會對高糖孕媽媽的飲食給予指導,比如要少食多餐,就是把一天需要的熱量分餐補充,好處就是使血糖處在一個平穩的水準,不會忽高忽低。但一定不要為了使血糖穩定而過於嚴格節食,必須防止發生影響孕媽媽和胎寶寶健康的低血糖。不要誤以為不吃澱粉類食物就可以控制血糖,而是應嚴格控制容易被體內吸收的單糖類,如蔗糖、砂糖、果糖、蜂蜜、甜食等。

醫生的私房話

七八分飽

告訴高糖孕媽媽每次主餐要進食多少克、多少熱量等方式太過抽象,因為誰吃飯也不能去稱。如果你是“糖媽媽”,我會告訴你主餐不要吃得太飽,七八分飽正合適。每次吃完檢測血糖,如果對血糖控制滿意,那以後就按這個“七八分飽”來替換差不多同種類的食物就好了。

以後要關注血糖了!

分娩之後,媽媽的血糖很快就能轉為正常,但你一定要注意在月子中飲食進補有度,攝入的脂肪量應該越低越好,注重鍛煉。建議在產後42天帶寶寶進行體檢時,你自己也再檢測一下血糖 。並且,在以後的體檢中 ,你得格外關注一下自己的血糖了!得過妊娠糖尿病的媽媽就已經屬於糖尿病發病的高危人群,如果不注意控制體重,均衡營養,很容易早早出現真正的糖尿病的情況。

糖篩小常識

● 產檢做這個檢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做50克糖的篩查;一種是做75克糖的糖耐檢查。現在大多數醫院直接做第二種檢查。

● 糖篩前3天,孕媽媽正常飲食即可。做糖篩前要禁食8~12個小時。另外,由於胰島素的分泌在一天中也有週期性,一般建議在上午8~10點做篩查比較科學。

● 空腹血糖>5.1,喝糖水後1小時> 10,2 小 時> 8.5 — — 這3 項數值中任何一項超過標準,就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保健關鍵字 :運動

孕中期該怎麼運動,孕媽媽有不少問題要問,專家也給出了智慧的答案。

我能游泳嗎?

如果孕媽媽以前習慣游泳,那麼孕期當然可以繼續游泳。如果孕前常練瑜伽,也可以嘗試孕婦瑜伽。孕期運動不必拘泥某一種形勢。但是,如果某項運動並不是自己所熟悉和喜愛的,不管它有多時髦、被說得多麼好,最好不要在孕期貿然嘗試。我認為散步可能是最好、最安全的運動方式,速度決定於自己習慣的步伐,不必強求。

每天該運動多長時間呢?

一般以30分鐘左右為宜。但是具體時間是要讓肚子裡的寶寶“決定”的。比如20分鐘左右就感覺累,肚子發緊,那麼就需要休息。如果30分鐘以上也沒有任何不適,那麼可以適當延長,但也最好不超過1個小時。孕期雖然需要運動,但也不能太過勞累 ,每天堅持即可 。

網上說每天爬樓梯好,我能爬嗎?

我覺得孕媽媽爬樓梯不合適。一是肚子越來越大,爬上爬下存在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容易造成意外。孕期的運動還是要以安全為主。二是骨科醫生也不建議爬樓梯,容易造成膝蓋半月板的損傷,這種損傷是沒辦法修復的。

接受自己的焦慮

懷孕中期,身擔孕育重責,又經歷著重要幾次產檢的孕媽媽會陷入到一些莫名的焦慮情緒之中。這種焦慮是每個孕媽媽都必然會有的反應,就像懷孕最初的妊娠反應一樣正常!要坦然地接納、面對它,把它當成是腹中寶寶對親愛的媽媽心理素質的一項考驗。其實,適當的焦慮是孕媽媽的一種本能,它會讓孕媽媽變得警覺,敏感地覺察自身和寶寶的變化。

當然,焦慮一旦超過了能承受的限度,就會帶來一些不良影響。過度焦慮會引起孕媽媽內在腺體分泌的變化,從而影響到腹中寶寶神經系統或內臟器官的正常發育。所以在孕期,孕媽媽也需要在身邊人的説明下不斷調整和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不讓它過度。

給二胎媽媽的特別提醒

● 在產檢的第一時間把自己一胎的分娩情況,以及孕期時出現過的特殊情況告知醫生,讓醫生有判斷的依據。

● 二胎孕媽媽的腹部肌較松,到孕中期後,腹部肌的力量更顯不足,腹部下垂嚴重,這時候可以使用托腹帶支撐一下。

● 二胎媽媽對產檢的焦慮會少一些 ,她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家庭協調上,尤其是如何讓大寶坦然面對並接受媽媽懷孕以及將馬上有弟弟或妹妹的現實。

據說準確率也能達到99%。最重要的是不用擔心傷到寶寶!只是因為某些原因,這項技術還沒有納入醫保,需要自費,費用也偏高一些,醫生一般也不會主動建議。如果你實在擔心“羊穿”,那就向醫生諮詢一下你進行產檢的醫院有沒有這項技術吧!(元寶媽)

孕期也能安全用藥

感冒後別生抗,尤其是當孕媽媽遇到發熱、體溫超過38.5℃,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嚴重兩種感冒狀況時。因為過高的溫度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而劇烈的咳嗽可能會使腹部受到震動而導致流產。但也切不可擅自用藥,而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根據情況進行診治。到醫院就診時,一定要告知醫生自己已經懷孕以及懷孕的孕周數,醫生會根據感冒的種類 、症狀按照安全的劑量 、療程來開出符合妊娠期用藥原則的藥物。

孕17~20周第2關:“排畸”,相信TA一定沒問題

20周左右的這次產檢,除了常規的血 、尿檢查 ,會安排一次B超,大多數孕媽媽稱之為“排畸”,並一直對其有所擔心 ,生怕寶寶過不了這關 。其 實 對於生活習慣一直良好 ,有備而孕的孕媽媽來說,完全不用擔心,只把這次產檢當成一次你要親眼看到寶寶面貌的激動時刻吧!

專家解讀

這次的產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專案就是通過B超對胎寶寶進行外觀發育上的全面篩查,俗稱“排畸”。B超檢查中會量取胎兒的頭圍、腹圍、大腿骨的長度,查看有無明顯異常。

這次產檢最主要的是為了篩查最常見的畸形 :唇齶裂、脊柱裂 。因此這次產檢後 ,有些醫院會給孕媽媽留兩張照片,其中一個是胎寶寶的小嘴唇,另外一個是小脊柱,因為這就是本次篩查的重點。

醫生的私房話

16 周後 ,妊娠就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 。你 的肚子變化不明顯,寶寶也還沒有開始動,所以有的孕媽媽會因為不知道寶寶的發育情況怎麼樣而焦慮。其實你不用有過多擔心,如果像你說的經常“感覺”不到寶寶,聽聽胎心就好了。但是20周前,自己用聽筒聽胎心可能會找不准位置,反而更焦慮,最好是到醫院請醫生來聽。不過,其實在這個階段,如果是細心的孕媽媽,應該能感覺到胎動了,也可以根據寶寶動的情況來判斷寶寶的情況。總體來說,雖然有個別在這個時期出現胚胎死亡的情況,但極為少見。

B超小詞典報告單上的名詞解釋

● BPD:胎頭雙頂徑,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可以判斷胎兒大小是否與懷孕月份相符。

● OFD:枕額徑,胎兒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離。

● HC和AC:胎兒的頭圍和腹圍。可以幫助判斷胎兒的大小。

● F L:股骨長度 。與BPD 一起幫助判斷胎兒發育 是否與懷孕月份相符。

● HL:肱骨長,胎兒上臂骨的長度 。

● 羊水:判斷羊水量是否正常。羊水在3~8釐米間為正常,超過8釐米為羊水增多,少於3釐米為羊水減少。

● 臍帶:正常情況下,臍帶應漂浮在羊水中,如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可能為臍帶繞頸。

● 胎盤:胎盤位置是說明胎盤在子宮壁的位置;胎盤的正常厚度應在2.5~5釐米間;胎盤鈣化描述分為Ⅲ級,Ⅰ級為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回聲均勻,在懷孕3 0 ~3 2 周 可見到此種變化;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Ⅲ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 。

普通B超、彩超、三維彩超、四維彩超B超也稱二維超聲,分為黑白的和彩色的兩種。所謂彩超是因為能用彩色標注心臟、血流等指標,是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彩色多普勒,既具有二維超聲結構圖像的優點,又提供了血流動力學的豐富資訊。 三維彩超、四維彩超觀察到的圖像仍然是平面的,然後通過轉換軟體將平面圖像轉成三維、四維的立體圖像,使不懂B超圖像的人也能看出胎兒的模樣。它們可以進行胎兒頭面部立體成像,協助醫生直接對胎兒先天畸形進行診斷,並能對胎兒在子宮中的位置精確定位。四維彩超多了“時間維”,也就是說,三維彩超是圖片,四維彩超是錄影,可以看到胎兒一連串的動作。

保健關鍵字 :貧血

胎寶寶發育迅速,毫不客氣地攝取孕媽媽體內的鐵,所以這個階段媽媽容易出現貧血。別擔心,每次產檢的血常規報告單會及時“通報”你 ,醫生也會根據不同情況給予建議。通過飲食補鐵是防治缺鐵性貧血的重要途徑。孕媽媽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豬肝、黑木耳、海帶、紫菜、蓮子、豆製品、蝦米等。另外,多吃些新鮮蔬菜, 飯後吃些水果,能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提高食物中鐵的吸收率。應該注意的是,在飲食中補充鐵的同 時,還要補充蛋白質,因為血紅蛋白的生成不僅需要鐵,也需要蛋白質,只有補充足量的蛋白質才能提高補鐵的效果。已經出現嚴重貧血的孕媽媽,除調整飲食外,還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鐵劑治療。

孕21~24周第3關:糖篩

孕期有特殊的判定標準甜甜的糖水在這次的產檢中可是一點兒也不甜蜜 ,反而變成讓孕媽媽格外擔心的幾杯水。因為聽說有些孕婦,家族沒有糖尿病史,平時身體也很好,孕期並沒有多吃甜食,體重不超標,卻偏偏“折”在這項檢查上。而且,後面將是一系列地控制,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專家解讀

這次的產檢,主要就是要瞭解孕媽媽有沒有妊娠期血糖異常的情況。孕期,隨著孕媽媽體內一些激素水準的變化,加上特殊的生理變化,每個孕媽媽的身體都會出現一種比較強的胰島素對抗,這種對抗在24周左右快速升高,因此這項檢查被安排在這個時間段。有一部分胰島素抵抗相對重的孕媽媽,胰島素就不夠、不足了,就表現為妊娠糖尿病。

指標不一樣!

妊娠糖尿病的指標和非孕期是不一樣的。

非孕期糖尿病篩查指標是有兩次異常血糖值才能 判 定 。而妊娠期,在產檢的3 次血檢中 ,有一次異常就會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也是遵從國際孕期產檢的標準而制定的。有的媽媽以前有一點關於糖尿病的常識,認為自己只有空腹血糖一項異常,根本不是問題,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血糖控制不好,胎兒發育會異常,所以在孕期這個指標就變得非常嚴格。

高糖孕媽媽別太擔心

即使篩查異常,也不用太過擔心。通過醫生給出的建議,一般通過合理的飲食加運動,高糖孕媽媽基本上能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標準的範圍之內,最後順利地生下健康的寶寶。醫生會對高糖孕媽媽的飲食給予指導,比如要少食多餐,就是把一天需要的熱量分餐補充,好處就是使血糖處在一個平穩的水準,不會忽高忽低。但一定不要為了使血糖穩定而過於嚴格節食,必須防止發生影響孕媽媽和胎寶寶健康的低血糖。不要誤以為不吃澱粉類食物就可以控制血糖,而是應嚴格控制容易被體內吸收的單糖類,如蔗糖、砂糖、果糖、蜂蜜、甜食等。

醫生的私房話

七八分飽

告訴高糖孕媽媽每次主餐要進食多少克、多少熱量等方式太過抽象,因為誰吃飯也不能去稱。如果你是“糖媽媽”,我會告訴你主餐不要吃得太飽,七八分飽正合適。每次吃完檢測血糖,如果對血糖控制滿意,那以後就按這個“七八分飽”來替換差不多同種類的食物就好了。

以後要關注血糖了!

分娩之後,媽媽的血糖很快就能轉為正常,但你一定要注意在月子中飲食進補有度,攝入的脂肪量應該越低越好,注重鍛煉。建議在產後42天帶寶寶進行體檢時,你自己也再檢測一下血糖 。並且,在以後的體檢中 ,你得格外關注一下自己的血糖了!得過妊娠糖尿病的媽媽就已經屬於糖尿病發病的高危人群,如果不注意控制體重,均衡營養,很容易早早出現真正的糖尿病的情況。

糖篩小常識

● 產檢做這個檢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做50克糖的篩查;一種是做75克糖的糖耐檢查。現在大多數醫院直接做第二種檢查。

● 糖篩前3天,孕媽媽正常飲食即可。做糖篩前要禁食8~12個小時。另外,由於胰島素的分泌在一天中也有週期性,一般建議在上午8~10點做篩查比較科學。

● 空腹血糖>5.1,喝糖水後1小時> 10,2 小 時> 8.5 — — 這3 項數值中任何一項超過標準,就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保健關鍵字 :運動

孕中期該怎麼運動,孕媽媽有不少問題要問,專家也給出了智慧的答案。

我能游泳嗎?

如果孕媽媽以前習慣游泳,那麼孕期當然可以繼續游泳。如果孕前常練瑜伽,也可以嘗試孕婦瑜伽。孕期運動不必拘泥某一種形勢。但是,如果某項運動並不是自己所熟悉和喜愛的,不管它有多時髦、被說得多麼好,最好不要在孕期貿然嘗試。我認為散步可能是最好、最安全的運動方式,速度決定於自己習慣的步伐,不必強求。

每天該運動多長時間呢?

一般以30分鐘左右為宜。但是具體時間是要讓肚子裡的寶寶“決定”的。比如20分鐘左右就感覺累,肚子發緊,那麼就需要休息。如果30分鐘以上也沒有任何不適,那麼可以適當延長,但也最好不超過1個小時。孕期雖然需要運動,但也不能太過勞累 ,每天堅持即可 。

網上說每天爬樓梯好,我能爬嗎?

我覺得孕媽媽爬樓梯不合適。一是肚子越來越大,爬上爬下存在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容易造成意外。孕期的運動還是要以安全為主。二是骨科醫生也不建議爬樓梯,容易造成膝蓋半月板的損傷,這種損傷是沒辦法修復的。

接受自己的焦慮

懷孕中期,身擔孕育重責,又經歷著重要幾次產檢的孕媽媽會陷入到一些莫名的焦慮情緒之中。這種焦慮是每個孕媽媽都必然會有的反應,就像懷孕最初的妊娠反應一樣正常!要坦然地接納、面對它,把它當成是腹中寶寶對親愛的媽媽心理素質的一項考驗。其實,適當的焦慮是孕媽媽的一種本能,它會讓孕媽媽變得警覺,敏感地覺察自身和寶寶的變化。

當然,焦慮一旦超過了能承受的限度,就會帶來一些不良影響。過度焦慮會引起孕媽媽內在腺體分泌的變化,從而影響到腹中寶寶神經系統或內臟器官的正常發育。所以在孕期,孕媽媽也需要在身邊人的説明下不斷調整和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不讓它過度。

給二胎媽媽的特別提醒

● 在產檢的第一時間把自己一胎的分娩情況,以及孕期時出現過的特殊情況告知醫生,讓醫生有判斷的依據。

● 二胎孕媽媽的腹部肌較松,到孕中期後,腹部肌的力量更顯不足,腹部下垂嚴重,這時候可以使用托腹帶支撐一下。

● 二胎媽媽對產檢的焦慮會少一些 ,她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家庭協調上,尤其是如何讓大寶坦然面對並接受媽媽懷孕以及將馬上有弟弟或妹妹的現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