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不能做X光、CT嗎 產科醫生告訴你正確答案

前幾天, 一位元朋友告訴我一個消息:說是如果想要孩子, 那麼懷孕前好幾個月都不能做X線、CT、核磁共振MRI……這些有很強輻射的檢查, 否則孩子懷上以後很容易流產, 即使不流產, 也會成為畸形兒。

我抱著懷疑的態度, 問了婦產科醫生這些問題。 醫生告訴我, 這個說法太不嚴謹了, 因為有不少孕婦由於各種情況可能都要需要超聲、X線、CT、核磁共振MRI、胃鏡、腸鏡等的檢查, 更何況普通人。 如果需要檢查, 那一定是要做的, 不能定分就是雨, 要有科學依據。 而關B超、X光、CT……孕婦是否可以做, 我得到了以下答案:

X光、CT都有輻射,早孕期不做

Advertisiment

正常情況下,孕婦盡可能不接觸X光、CT等有放射性的影像學檢查,決不能做胸透(一次胸透的輻射劑量在0.60-4.85msv,遠大於胸部X光片),尤其是懷孕的頭三個月早孕期。 孕28周後,除非有危及孕婦或胎兒性命的情況,否則也不該接觸放射性檢查。

“如果真的有危及生命、必須做X光片的情況,孕媽媽還可以多做一層保護,就是腹部圍上鉛服,另外就是照射時間盡可能短。 ” X光對胎兒的影響主要與照射劑量和照射部位有關,照射胸部、手腳等遠離胎兒的部位比照射腹部、骨盆等離胎兒近的部位影響小。 而在重點部位穿上鉛服,可防止射線穿過,一定程度上減少輻射傷害。

同樣的部位,做CT的輻射量幾乎是拍10張X線片的輻射量。 因此,CT是更要避免接觸的檢查,大原則仍然是:除非危及生命且不做不可的才做。

Advertisiment

B超安全性最高但沒必要做太多

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傷性的影像檢查技術,在整個孕期被認為是安全的,是妊娠期影像學檢查的首選方式。 但畢竟一種能量形式的輸出,並非多多益善,做得過多沒有必要。

若有不良孕史、陰☆禁☆道出血、合併症、高危妊娠、雙胎妊娠,或遇到胎兒生長受限、胎兒宮內缺氧、胎兒畸形、羊水過多或過少等,應根據醫生建議加大超聲檢查的頻率。

MRI最好不在18周以前做

磁共振(MRI)為短波段電磁波成像原理,是相對安全的一種檢查手段。 但由於胎兒的特殊性,做任何檢查都應當極為慎重。

MRI並不是通用的篩查方法,僅用於解決超聲檢查提出的特殊問題或應用在某些高危情況下。

Advertisiment
胎寶寶做MRI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胎兒神經系統和有壓迫氣管可能的頸部腫塊上,包括腦室增寬、中線結構異常、後顱窩異常、大腦皮質異常、家族性腦病的篩查如結節性硬化、胼胝體發育不全等。

國外專家建議,最好不在18周之前進行MRI檢查。 推薦的檢查時間為20-22周,可以結合超聲的檢查結果進行比對;而晚孕期是用MRI評估皮質發育和頸部腫物的最好時間。 此外,MRI還是晚孕期懷孕診斷胎盤植入診斷手段之一。 臨床上診斷前置胎盤和可疑胎盤植入,除了做超聲,還可以常規做MRI的檢查,以明確植入的程度和侵入周圍臟器的情況。

減少孕期各種檢查 孕前應多排查

一些疾病,在孕期容易發生,孕媽媽在懷孕前、備孕時就該提前排查。

Advertisiment
例如口腔疾病,孕期由於內分泌的改變,加上孕期進食多又容易忽略口腔清潔,容易發生牙周炎、齲齒等問題,那麼在孕前就最好做一次較徹底的口腔檢查,有牙病要在孕前治療,包括拍有放射性的牙片等,減少孕後因口腔問題需要診斷卻又無法拍牙片等麻煩。

平常腸胃不好的准媽媽,也應該在備孕前就將這些疾病控制好。 胃鏡、腸鏡作為診斷和治療的方法,可在未懷孕前就進行檢查並治療,以防胃腸道疾病因懷孕而加重。 胃、腸鏡畢竟有插管、麻醉等刺激,一般來說孕期儘量不做,腸胃疾病就只能保守治療,可能影響整個孕期的營養和寶寶的生長。

綜上所述, 其實超聲、X線、CT、核磁共振MRI、胃鏡、腸鏡等檢查,

Advertisiment
在孕期是可以做的, 更何況孕前。 但是輻射對於孕婦和寶寶的確有影響。 所以能夠避免的情況下, 孕媽媽還是少做為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