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什麼時候最容易得痔瘡

痔瘡是直腸部位發生靜脈曲張, 就是靜脈血管變得異常腫大。 小的痔瘡通常有一粒葡萄乾左右大, 大一點的痔瘡可能有一顆新鮮葡萄那麼大。 腫大的靜脈有時候會突出到肛門外(在肛門出形成一團軟軟的、腫脹的東西), 稱作外痔。 孕婦得痔瘡後, 可能只是覺得癢, 也可能很疼, 有時痔瘡甚至會出血, 尤其是在排大便的時候。

懷孕期間比較容易出現痔瘡, 如果孕婦在懷孕前就得過痔瘡, 那麼懷孕後痔瘡很可能會加重。 如果是第一次得痔瘡, 那麼症狀很可能會出現在妊娠的後期28周~36周, 特別是分娩前1周會有便秘出現,

Advertisiment
是因為懷孕後, 子宮漸漸變大, 會對孕婦盆腔靜脈和下腔靜脈(位於身體右側, 收集下肢血液的血管)造成壓力, 從而降低下肢及盆腔血液回流的速度, 加重子宮下方靜脈血管的壓力, 造成靜脈腫脹或擴張。 因此孕婦更容易受到直腸靜脈曲張(也就是痔瘡)、腿部靜脈曲張, 有時甚至是外☆禁☆陰靜脈曲張的困擾。

便秘是造成或加重痔瘡的另一個原因。 孕婦活動量小, 胃腸蠕動慢, 大便容易秘結, 而成團的糞塊壓迫腸壁靜脈, 使靜脈回流更為不暢, 而且排便時需要用力而致使腹壓增高, 導致痔靜脈擴張, 亦可促使痔瘡的形成。 此外, 懷孕期間孕酮(也叫“黃體酮”)的增加會使靜脈血管壁變得鬆弛, 更容易靜脈擴張。

Advertisiment
孕酮還會減慢腸道的蠕動, 加重便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