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冬季泡腳消浮腫?

冬天孕婦每天泡泡腳對血液迴圈好, 而且泡腳還可以消除腳部的浮腫, 孕晚期的孕媽咪困擾最大。 孕婦切記冬天熱水泡腳, 能消除疲勞感, 只是不宜水溫過高。

孕婦腳腫的危害

一是是因為懷孕後, 孕婦的血容量會隨著孕周的增加而不斷增加, 懷孕32至34周時達最高峰, 比妊娠前約增加35%, 平均增加1500毫升。 而由於迴圈血容量增加, 心臟排出的血量就會增高。

二是全身的毛細血管床數目增多了, 管徑也增粗了, 其結果就是會有更多的液體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間隙。

三是妊娠後大量的血液要從胎兒居住的子宮流至下腔靜脈,

Advertisiment
從而會導致下腔靜脈壓升高。

另外, 妊娠20周以後, 增大的子宮又會壓迫盆腔靜脈及下腔靜脈, 使靜脈血液回流受阻, 於是下肢靜脈壓就進一步升高了。 孕婦就出現了腳腫的情況。

孕婦冬天泡腳的好處

中醫認為, 足部是人體經絡的集中處。 臟腑的病變可通過經絡互相影響, 而通過疏通經絡氣血, 又可以達到治療臟腑病變的效果。 泡腳可以通過足底反射, 將不同的中草藥經過配伍, 用水煎煮後使有效成分溶入水中, 足部浸泡後, 一方面通過水的溫熱刺激, 促進血液迴圈, 加快新陳代謝, 改善組織營養, 一方面藥物有效成分可滲透皮膚, 通過經絡將藥力送達機體內部而發揮不同的作用。

沐足對孕媽來說,

Advertisiment
可避免藥物對口腔黏膜、消化道及胃腸的刺激, 減輕肝腎臟負擔, 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毒副作用少。 據悉, 沐足療法還具有提高免疫力, 促進血液迴圈, 加強新陳代謝, 調節內分泌, 控制體重和血壓等功效。 此外, 孕媽在孕期所產生的焦慮和緊張, 也能通過沐足來緩解。

高血壓孕婦泡腳慎選藥材

針對如今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中藥沐足”, 專家指出, 並不是越名貴藥材的組合對自己的越有效果的。 沐足療法最重要的是要根據不同疾病的不同情況, 辨證選擇沐足所用的藥物, 有些人以為患高血壓就不能沐足薰蒸, 其實不然。

沐足對治療高血壓有很好的輔助效果, 但必須慎選藥材。 例如孕媽同患高血壓, 肝陽上亢型和上盛下虛型所用藥材就不同。

Advertisiment

1、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病孕媽表現為頭暈頭痛、面紅易怒、口幹口苦等症狀, 宜用牛膝、代赭石、夏枯草等藥材來泡腳。 表現為眩暈、食少、疲倦乏力的氣虛型宜用黃芪、白術等。

2、上盛下虛型高血壓:患病孕媽表現為收縮壓高而舒張壓低、頭暈、頭脹、腰酸腿軟、腳冷等症狀, 宜用補腎平肝的藥物, 如石決明、龍骨、寄生等。

每個孕媽在進行泡腳的時候, 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藥材, 最好在中醫師指導下選擇藥材, 不要被廣告宣傳誤導。 此外, 泡腳盆不宜選擇平底的, 而應選擇底部凹凸不平、有按摩作用的盆或桶。

冬季孕婦泡註腳意事項

1.在冬季孕婦適當用熱水泡腳能起到促進血液迴圈、溫暖全身的作用,

Advertisiment
對消除 疲勞 、幫助入睡也有益處;

2.泡腳水溫別超40度, 以35℃-39℃為宜, 不能超過40℃, 每次泡腳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泡腳水溫太高、時間過長, 會導致准媽媽血液迴圈過快, 心臟和腦部負擔過重, 有可能出現出汗、 心慌 , 甚至 暈眩 、 虛脫 等症狀, 對孕婦的健康非常不利;

3.不要隨便按摩;孕婦泡腳時不要隨便按壓腳底, 尤其別到洗腳房去按摩;因為刺激足部某些穴位, 有可能導致 流產 ;泡腳水中也莫亂添活血祛瘀類中藥, 否則可能造成意外;

4.孕婦患有嚴重的腳氣(腳癬)時, 最好不要用熱水泡腳, 以免水泡破裂, 使傷口感染對母子不利;

5.還可以加點生薑片、花椒;用熱水泡腳, 對身體很有好處, 特別是在冬天;在中醫學上有一個說法, 叫作“風寒從腳下生”,

Advertisiment
冬天天氣寒冷, 人體更容易出現寒性肌肉酸痛、手腳冰涼以及寒性胃痛等各種不適, 堅持用熱水泡腳則可以促進氣血運行, 疏通經絡, 解表散寒, 緩解手腳冰涼, 擴張毛細血管, 促進腦部供血。

孕婦有腳氣怎麼辦?

1、黃豆水治腳氣

黃豆150克, 水約1公斤,用小火約煮20分鐘, 待水溫能洗腳時用來泡腳, 可多泡會兒。 治腳氣病效果極佳, 腳不脫皮, 而且皮膚滋潤。 一般連洗三四天即可見效。

2、無花果葉治腳氣

取無花果葉數片, 加水煮10分鐘左右, 待水溫合適時, 泡洗患足10分鐘, 每日2次, 一般三五天即愈。

3、韭菜治腳氣

鮮韭萊250克洗淨, 切成碎末放在盆內, 沖入開水。 等冷卻到能下腳時, 泡腳半小時, 水量應沒過腳面, 可同時用腳揉搓。 一個星期後再洗一次, 效果很好。

4、嫩柳葉治腳氣

用一把嫩柳葉加水煎熬,而後洗腳。

5、蘆薈治腳氣

夏天,用蘆薈葉揉搓葉汁往腳上擠抹,自然風乾,每次一隻腳用一葉。

6、白糖可治腳氣

腳用溫水浸泡後洗淨,取少許白糖在患腳氣部位用手反復揉搓,搓後洗淨,不洗也可以。每隔兩三天一次,3次後一般輕微腳氣患者可痊癒,此法尤其對趾間腳氣療效顯著。

7、米醋治腳氣

米醋一斤,將醋倒入盆內,浸泡或浸洗,每日兩次,每次約一小時,消炎殺菌,可治腳化,又簡單,見效又快,輕者四天根治。

孕婦治腳氣需注意事項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效果很好。

4、嫩柳葉治腳氣

用一把嫩柳葉加水煎熬,而後洗腳。

5、蘆薈治腳氣

夏天,用蘆薈葉揉搓葉汁往腳上擠抹,自然風乾,每次一隻腳用一葉。

6、白糖可治腳氣

腳用溫水浸泡後洗淨,取少許白糖在患腳氣部位用手反復揉搓,搓後洗淨,不洗也可以。每隔兩三天一次,3次後一般輕微腳氣患者可痊癒,此法尤其對趾間腳氣療效顯著。

7、米醋治腳氣

米醋一斤,將醋倒入盆內,浸泡或浸洗,每日兩次,每次約一小時,消炎殺菌,可治腳化,又簡單,見效又快,輕者四天根治。

孕婦治腳氣需注意事項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