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叉腰挺肚很受傷

“叉腰挺肚”的姿勢雖然可以緩解些許的腰部疲勞, 但同時胎兒很受傷!孕期間, 孕婦當如何站立, 因為孕期護腰是必要的, 小心腰痛來襲就糟糕了!

孕婦叉腰挺肚的危害

1.無形之中受傷的腰椎

女性懷孕之後, 因為腹部重量增加, 人就會很自然地用雙手叉腰這個動作來幫助身體緩解不適感。 准媽咪們卻不知道, 正是這樣的動作導致因平均分配到身體各個部分的重時直接落在了腰部, 腰部需要承受更多的壓力, 長時間如此, 孕期准媽咪們的腰椎就要受損了。 建議女性在懷孕之後盡可能地少叉腰行走,

Advertisiment
讓身體的重量盡可能地平均分配到腿部等部位, 可有效地保護到腰椎。

2.採取正確的睡姿改善

女性懷孕之後, 胎兒不斷長大, 子宮擴大的同時擠壓內臟, 人體產生不適感, 加上胎兒不斷增加的體重, 女性會覺得腰酸背痛。 這是很正常的症狀, 女性可以通過改善睡姿來進行調整。 有些女性喜平躺入睡, 這樣的睡姿不僅不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並且也會增加腰部的壓力。 專業人士就提醒准媽咪們, 懷孕之後, 尤其是到了中晚期, 最好是採用左側位元入睡的方式, 這樣即有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對腰部的壓力也比較小。

3.不宜長時間站立行走

有些女性在懷孕期間還要工作, 這些工作有需要站著的, 也有需要坐著的。

Advertisiment
長時間站立對懷孕期間的女性來說是很辛苦的一件事, 會造成腰部酸痛不適。 站立時最好是選擇比較舒適的開腿站立, 不要兩個腳靠得太近, 每隔十分鐘左右就要換一下姿式, 如腳一前一後站立, 以免重心落在一處, 這樣就可以分重心。 懷孕之後女性也不適合長時間行走, 會導致腰酸背痛腿抽筋。

4.蹲起坐下要小心, 不宜坐過矮的凳子

懷孕期內女性一定要多加小心一些自己的動作, 不能過於用力。 沒懷孕時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懷孕之後坐下、蹲、起立等動作都要輕緩, 不能操之過急, 有些女性往往因為過於急躁而閃了腰。 尤其是過矮的凳子, 更要小心下坐, 不止是會增加腰部的不適感, 一不小心還有可能腹中的寶貝受到損傷。

Advertisiment
准媽咪們切記要小心, 到了懷孕中晚期, 肚子一天天大起來了, 更是要加倍小心, 避免意外情況出現。

孕婦站坐躺走正確姿勢

一、站的最佳姿勢

孕媽媽應避免長時間站立, 否則不僅易引起腰背痛, 還會加重下肢浮腫和靜脈曲張。 因此, 准媽媽站姿的正確姿勢是站立時放鬆肩部, 將兩腿平行, 兩腳稍微分開, 距離略小於肩寬, 雙腳平直。 這樣站立, 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之中, 不易疲勞。 但若站立時間較長, 則將兩腳一前一後站立, 並每隔幾分鐘變換前後位置, 使體重落在伸出的前腿上, 這也可以減少疲勞。

如果孕媽媽的工作性質需要長時間站立, 這會減緩腿部的血液迴圈, 導致水腫以及靜脈曲張。 快要當媽媽的孕媽媽必須定期讓自己休息一會,

Advertisiment
坐在椅子上, 把雙腳放在小板凳上, 這樣有利於血液迴圈和放鬆背部。

如果沒有條件坐, 那就選擇一種讓身體最舒適姿勢站立, 活動相應的肌肉群。 比如, 收縮臀部, 就會體會到腹腔肌肉支撐脊椎感覺。 孕媽媽常常想伸直腰背挺肚子, 這樣會引起鑽心的疼痛。 因此, 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孕媽媽, 為促進血液迴圈可以嘗試把重心從腳趾移到腳跟, 從一條腿移到另一條腿。

二、坐的最佳姿勢

孕媽媽所坐椅子不應過高、過矮, 應以40釐米為宜。 當由立位改為坐位時, 孕媽媽要先用手在大腿或扶手上支撐一下, 再慢慢地坐下。 坐時先稍靠前邊, 用雙手支撐腰部向椅背方向慢移, 然後移臀部於椅背, 挺直脊背,

Advertisiment
使其舒適地靠在椅背上, 雙腳平行叉開。 在深坐椅中, 後背筆直靠椅背, 大腿成水準狀, 並與膝關節成直角, 這樣不易發生腰背痛。

最好選擇帶靠背的椅子, 儘量往後坐, 把後背筆直地靠在椅背上。 髖關節和膝關節要儘量保持呈直角狀態, 大腿也要盡可能地保持水準, 雙腿可以適當平行叉開。

因此, 孕媽媽正確的坐姿是要把後背緊靠在椅子背上, 必要時還可以在靠腎臟的地方放一個小枕頭。 如果孕媽媽是坐著工作的, 有必要時常起來走動一下, 因為這樣會有助於血液迴圈並可以預防痔瘡。 要是孕媽媽寫字或者上電腦的工作量很大, 最好是至少每隔一小時給自己放鬆以下。

如果孕媽媽坐火車進行長途旅行, 在座位上一坐幾個小時對身體是有害的。 因此在火車上也有必要站起來在車廂裡走動走動,便於血液迴圈。乘坐公交和地鐵的孕媽媽,為了自己的身體和未出生的孩子著想,千萬不要羞於啟齒給自己找個座位,因為急刹車會讓你失去平衡和摔倒。

三、躺的最佳姿勢

在懷孕16周之前,最好採取仰臥位,可以在腿下墊上一個枕頭,使身體放鬆。到了臨產前,整個腹部幾乎都被子宮所佔據,如果孕媽媽這時採取仰臥位睡覺,增大的子宮壓在子宮後方的主動脈上,子宮的供血量會明顯減少,可直接影響胎兒的營養和發育。

此外,孕媽媽仰臥還有可能造成下肢靜脈曲張、誘發胎盤早期剝離等,增加孕媽媽患腎盂腎炎的機會,有損孕媽媽的身體健康。

因此,懷孕16周以後則可以採取側臥位,有助於消除肌肉緊張,解除疲勞,避免增大的腹部壓迫腹部大血管。向左或向右側臥都可以,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就好,可以把肚子用棉被或枕頭支撐一下,兩腳也稍彎曲些。但一定要記住,孕媽媽不可俯臥。

懷孕期間,經常右側臥也不利胎兒的發育和分娩。由於子宮不斷增大,腹內其他器官被受到擠壓。如果經常向右側臥,有時會使子宮系膜處於緊張狀態,系膜中營養子宮的血管受到牽拉會影響胎兒的氧氣供應,造成宮內胎兒慢性缺氧,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懷孕期間合理的睡姿是左側臥,這樣可以避免上述病變的發生。為確保寶寶、自身的健康,孕媽媽從懷孕6個月以後,一定要養成左側臥的習慣。

四、走的最佳姿勢

由於孕媽媽腹部前凸,重心不穩又影響視線,很容易摔倒,故在行走時要特別注意。孕媽媽行走時要背直、抬頭、緊收臀部,腳跟先著地,步步踩實,保持全身平衡,穩步行走。不要用腳尖走路。可能時利用扶手或欄杆行走,切忌快速急行,也不要向前突出腹部。

在上樓梯時,按照先腳尖、後腳跟的順序,將一隻腳置於臺階上,同時挺直腰部,將重心前移,用後腳向前推進。

要注意骨盆稍稍向前傾,抬起上半身,肩膀稍向後落下,下齶內斂,挺胸收臀,腹部突出,以保持整個身體的平衡。行走時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踩實。特別是上下樓梯時,要挺直背,看清樓梯,一步一步地上下,每一腳都踩穩。按照先腳尖、後腳跟的順序,把整只腳放在臺階上,只用腳尖是很危險的。如果有扶手,一定要扶著行走,以免身體摔倒。

徒步行走對孕媽媽很有益,它可以增強腿部肌肉的緊張度,預防靜脈曲張,並增強腹腔肌肉。但一旦感覺疲勞,馬上要停下來,找身邊最近的凳子坐下歇息5-10分鐘。

如果沒有條件在公園裡散步,可以選擇交通狀況不太緊張的街道,以避免過多吸入有污染的汽車尾氣。在走路的姿勢上身體要注意保持正直,雙肩放鬆。散步前要選擇舒適的鞋,以低跟、掌面寬鬆為好。

孕期護腰需要注意

1.蹲下起立要緩慢

當孕媽媽需要下蹲時,比如從地上撿東西,應先屈膝,然後落腰下蹲,將東西撿起。起立時應該雙手扶腿,慢慢起立。叉腰挺肚這些動作看似很隨意,但你的腰椎卻很受傷。

對於女人而言,十月懷胎無疑是一種美妙的過程,但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准媽媽很可能遭遇或多或少、這樣或那樣的腰背部疼痛。

2.長時間站立注意變換姿勢

孕媽媽在站立時應放鬆肩部,將兩腿平行,兩腳稍微分開,距離略小於肩寬,雙腳平直。孕媽媽最好不要長時間站立,如果需要站立較長時間,則應選擇兩腳一前一後的方式。最好每隔幾分鐘變換前後腳的位置,以免重心長時間落在同一條腿上。

3.睡覺最好取左側臥位

到了孕晚期,隨著胎兒的長大,子宮受到壓迫會影響胎兒氧氣的供給。採用左側臥位可緩解子宮功血不足的狀況,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為了能安全舒服的渡過孕期,建議准媽媽可以使用護腰枕,它可以托腹護腰,以培養孕婦正確睡姿,減輕孕期不適感。

4.上下樓梯要扶穩

准媽媽上樓梯時腰部要挺直,踩穩腳步,手扶樓梯扶手,落地後立即伸直膝關節,將重心移到該腳上後再舉起另一腳。下樓梯時要扶好扶手,不要過於彎腰或挺胸凸肚,看清楚階梯再跨步,邁出腳時要注意確定是否踩實,以防踩空。因為隆起的肚子會遮住視線。

5.走路時切忌疾行

孕媽媽在走路時,應挺直腰背、抬頭、緊收臀部,腳跟先著地,步步踩實,注意保持全身平衡。還可以利用扶手或欄杆行走,切忌快速疾行,也不要向前突出腹部。

6.不要坐過矮的凳子

當孕媽媽由站立改為坐時,應先用手在大腿或凳子扶手上支撐一下,再慢慢地坐下。坐時注意先稍靠前邊,雙手支撐腰部向椅背方向慢慢移動,然後將臀部移到椅背處,挺直脊背,舒適地靠在椅背上,雙腳平行叉開。需要注意的是,孕婦不要坐過高或過矮的椅子,應已40cm為宜。

提醒:從孕期開始預防腰痛

孕媽咪要注意均衡合理地進食,避免體重過於增加而增大腰部的負擔,造成腰肌和韌帶的損傷。

注意充分休息,坐位時可將枕頭、坐墊一類的柔軟物經常墊在後腰上,使自己感到很舒服,以減輕腰部的負荷。

睡眠時最好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減少腰部的負擔。

穿輕便柔軟的鞋子,注意腳後跟的保暖。不要穿高跟鞋,避免彎腰等腰部活動過大的舉動。

在醫生指導下,孕媽咪適當地做一些預防腰痛的體操。

因此在火車上也有必要站起來在車廂裡走動走動,便於血液迴圈。乘坐公交和地鐵的孕媽媽,為了自己的身體和未出生的孩子著想,千萬不要羞於啟齒給自己找個座位,因為急刹車會讓你失去平衡和摔倒。

三、躺的最佳姿勢

在懷孕16周之前,最好採取仰臥位,可以在腿下墊上一個枕頭,使身體放鬆。到了臨產前,整個腹部幾乎都被子宮所佔據,如果孕媽媽這時採取仰臥位睡覺,增大的子宮壓在子宮後方的主動脈上,子宮的供血量會明顯減少,可直接影響胎兒的營養和發育。

此外,孕媽媽仰臥還有可能造成下肢靜脈曲張、誘發胎盤早期剝離等,增加孕媽媽患腎盂腎炎的機會,有損孕媽媽的身體健康。

因此,懷孕16周以後則可以採取側臥位,有助於消除肌肉緊張,解除疲勞,避免增大的腹部壓迫腹部大血管。向左或向右側臥都可以,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就好,可以把肚子用棉被或枕頭支撐一下,兩腳也稍彎曲些。但一定要記住,孕媽媽不可俯臥。

懷孕期間,經常右側臥也不利胎兒的發育和分娩。由於子宮不斷增大,腹內其他器官被受到擠壓。如果經常向右側臥,有時會使子宮系膜處於緊張狀態,系膜中營養子宮的血管受到牽拉會影響胎兒的氧氣供應,造成宮內胎兒慢性缺氧,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懷孕期間合理的睡姿是左側臥,這樣可以避免上述病變的發生。為確保寶寶、自身的健康,孕媽媽從懷孕6個月以後,一定要養成左側臥的習慣。

四、走的最佳姿勢

由於孕媽媽腹部前凸,重心不穩又影響視線,很容易摔倒,故在行走時要特別注意。孕媽媽行走時要背直、抬頭、緊收臀部,腳跟先著地,步步踩實,保持全身平衡,穩步行走。不要用腳尖走路。可能時利用扶手或欄杆行走,切忌快速急行,也不要向前突出腹部。

在上樓梯時,按照先腳尖、後腳跟的順序,將一隻腳置於臺階上,同時挺直腰部,將重心前移,用後腳向前推進。

要注意骨盆稍稍向前傾,抬起上半身,肩膀稍向後落下,下齶內斂,挺胸收臀,腹部突出,以保持整個身體的平衡。行走時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踩實。特別是上下樓梯時,要挺直背,看清樓梯,一步一步地上下,每一腳都踩穩。按照先腳尖、後腳跟的順序,把整只腳放在臺階上,只用腳尖是很危險的。如果有扶手,一定要扶著行走,以免身體摔倒。

徒步行走對孕媽媽很有益,它可以增強腿部肌肉的緊張度,預防靜脈曲張,並增強腹腔肌肉。但一旦感覺疲勞,馬上要停下來,找身邊最近的凳子坐下歇息5-10分鐘。

如果沒有條件在公園裡散步,可以選擇交通狀況不太緊張的街道,以避免過多吸入有污染的汽車尾氣。在走路的姿勢上身體要注意保持正直,雙肩放鬆。散步前要選擇舒適的鞋,以低跟、掌面寬鬆為好。

孕期護腰需要注意

1.蹲下起立要緩慢

當孕媽媽需要下蹲時,比如從地上撿東西,應先屈膝,然後落腰下蹲,將東西撿起。起立時應該雙手扶腿,慢慢起立。叉腰挺肚這些動作看似很隨意,但你的腰椎卻很受傷。

對於女人而言,十月懷胎無疑是一種美妙的過程,但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准媽媽很可能遭遇或多或少、這樣或那樣的腰背部疼痛。

2.長時間站立注意變換姿勢

孕媽媽在站立時應放鬆肩部,將兩腿平行,兩腳稍微分開,距離略小於肩寬,雙腳平直。孕媽媽最好不要長時間站立,如果需要站立較長時間,則應選擇兩腳一前一後的方式。最好每隔幾分鐘變換前後腳的位置,以免重心長時間落在同一條腿上。

3.睡覺最好取左側臥位

到了孕晚期,隨著胎兒的長大,子宮受到壓迫會影響胎兒氧氣的供給。採用左側臥位可緩解子宮功血不足的狀況,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為了能安全舒服的渡過孕期,建議准媽媽可以使用護腰枕,它可以托腹護腰,以培養孕婦正確睡姿,減輕孕期不適感。

4.上下樓梯要扶穩

准媽媽上樓梯時腰部要挺直,踩穩腳步,手扶樓梯扶手,落地後立即伸直膝關節,將重心移到該腳上後再舉起另一腳。下樓梯時要扶好扶手,不要過於彎腰或挺胸凸肚,看清楚階梯再跨步,邁出腳時要注意確定是否踩實,以防踩空。因為隆起的肚子會遮住視線。

5.走路時切忌疾行

孕媽媽在走路時,應挺直腰背、抬頭、緊收臀部,腳跟先著地,步步踩實,注意保持全身平衡。還可以利用扶手或欄杆行走,切忌快速疾行,也不要向前突出腹部。

6.不要坐過矮的凳子

當孕媽媽由站立改為坐時,應先用手在大腿或凳子扶手上支撐一下,再慢慢地坐下。坐時注意先稍靠前邊,雙手支撐腰部向椅背方向慢慢移動,然後將臀部移到椅背處,挺直脊背,舒適地靠在椅背上,雙腳平行叉開。需要注意的是,孕婦不要坐過高或過矮的椅子,應已40cm為宜。

提醒:從孕期開始預防腰痛

孕媽咪要注意均衡合理地進食,避免體重過於增加而增大腰部的負擔,造成腰肌和韌帶的損傷。

注意充分休息,坐位時可將枕頭、坐墊一類的柔軟物經常墊在後腰上,使自己感到很舒服,以減輕腰部的負荷。

睡眠時最好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減少腰部的負擔。

穿輕便柔軟的鞋子,注意腳後跟的保暖。不要穿高跟鞋,避免彎腰等腰部活動過大的舉動。

在醫生指導下,孕媽咪適當地做一些預防腰痛的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