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喝豆子水 有效消除浮腫

紅豆水消水腫正夯, 就連孕婦也欲罷不能, 但是, 除了紅豆之外, 舉凡豆類包括綠豆、黑豆和黃豆, 都有利尿、消下肢水腫的作用, 差別就在其他輔助效果的不同, 建議“喝豆消水腫”加強代謝多餘水分, 減輕孕期水腫所帶來的孕期不適。

消水腫分部位:臉部發汗靠姜皮、下肢靠豆子皮

依據水腫部位, 中醫使用的消腫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 上半身包含臉部水腫, 與肺臟氣血有關, 通常會采“發汗法”, 將“帶皮生薑”煮湯後飲用, 姜皮性涼, 可中和生薑的燥熱, 且其利水的效果比薑肉更好。

若是腰部以下的下半身水腫,

Advertisiment
則采“利小便法”, 可靠喝豆子水利尿消腫, 但烹煮時需注意豆子皮不可破裂, 因為豆子皮的利水效果猶佳;每日攝取量也不可超過豆重15公克、水500c.c.;儘量在每天中午前飲用完畢, 下午以後攝取利尿的食物, 會使腎臟在晚間無法好好休息, 過勞易有睡眠頻尿、傷腎的情況。

紅黑黃綠!消下肢水腫的豆子色彩學

無論是哪一種顏色的豆子, 都具有利小便、消除下肢水腫的作用, 但建議食用時還是先綜合孕期其他症狀再做判斷。 原則上, 孕期下肢水腫伴隨心火旺、睡不好的准媽媽, 可選擇藥效入心的紅豆或赤小豆, 且尤以顆粒小、澱粉量少的赤小豆, 消腫藥效較高。

伴隨消化系統功能不佳的孕婦, 則可喝黃豆水或黃豆漿補脾行氣,

Advertisiment
改善消化不良, 提高水分代謝率, 避免水分蓄積導致水腫;經常伴隨火氣大、長痘痘、口幹舌苦者, 可喝綠豆水入肝, 清熱解毒。 黑豆可入腎, 較適合年長或孕婦產後調理之用。

別“豆”了!這些中藥皮也能消水腫

除豆類消水腫的飲食法之外, 黃慧娟中醫師表示, 改良藥方“五皮飲”, 使用茯苓皮、陳皮、生薑皮等3種帶皮中藥材, 加上補脾助行氣的黃耆, 煮成“黃耆三皮雞湯”, 也是個消除孕期水腫的不錯飲食。

黃耆三皮雞湯

材料:黃耆5錢、茯苓皮2錢、陳皮2錢、生薑皮2錢、紅棗2錢、枸杞2錢、1大只切塊雞腿。

作法:雞腿汆燙後加入所有藥材和適量水分, 放在電鍋隔水燉煮, 煮至藥性發散、肉質軟爛即可。

說明:黃耆補脾氣, 陳皮入脾肺, 茯苓皮可利小便、消下肢水腫,

Advertisiment
生薑皮可改善臉部水腫, 煮成雞湯兼具補氣和消水腫的作用。 另可添加補氣活血的當歸, 增強消水腫的功效, 但用量千萬不能太多, 建議讓中醫師針對個人體質調配, 劑量最多不超過1錢。

媽咪仔育嬰網提示:除了適度攝取消水腫的藥膳和食物之外, 想要避免水腫所帶來的孕期不適, 中醫師提醒孕婦儘量保持飲食清淡, 不吃生冷食物, 夏天也別吃太多性涼的瓜果, 以免造成積濕體質, 水分代謝差。 此外, 作息規律、不熬夜、減輕壓力, 也都是預防水腫的良好生活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