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在什麼時候適合做B超

B超檢查應該是准媽媽們查閱各種資料中發現的最多的詞, 一些新媽媽尤其的擔心, “會不會影響我的寶寶呢?”“B超也是物理檢測, 超聲波會不會引起畸形呢?”

自1958年B超第一次應用於臨床已近50年了, B超檢查的安全性已得到肯定, 理論上高強度的超聲波通過它的高溫及對組織的腔化作用, 可能會對組織有損傷作用, 但事實上醫學上使用的B超檢查未能證實有過不良的生物效應, 由於在醫學上診斷用的B超是低強度的, 低於94毫瓦/釐米3, 對胎兒是沒有危險的, 直至目前也從未有過B超檢查引起胎兒畸形的報導。

Advertisiment

不過這並不意味妊娠期可以隨意地做, 認為做多少次也無關是錯誤的。 從檢查的必要性及經濟角度來說, 必要的正常妊娠檢查不超過二次為宜, 第一次檢查在妊娠18~20周, 這個時候胎寶寶已有雛形, 這次檢查的重點在於排除真正的胎兒外畸形, 所以是一定要做的一次檢查。 多數婦產科大夫都不主張18周以內的孕婦做B超, 尤其是在懷孕12周以內。 但是, 如果孕婦在早期出現令人揪心的情況, 如陰☆禁☆道流血、突然腹痛, 借助B超確定胚胎是否存活, 能否繼續妊娠;有無異常妊娠像宮外孕或葡萄胎, 則是最直接和可靠的手段, 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是明智的做法。

而第二次檢查, 可以做, 也可以是必要時才做, 在妊娠後期瞭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

Advertisiment
羊水狀況及胎盤有無異常等。 如果妊娠不正常, 就需根據病情, 決定B超檢查的次數了, 例如羊水過多時, 可能要在治療前後, 經常重複測量羊水量, 又如妊娠超過40周後, 可能需要1~2次/周B超檢查, 測量羊水量及評估胎兒在宮內的狀況。

不同時期的B超檢查查什麼——

孕早期(12周之前)B超檢查:這一次檢查出現以下情況必須要做, 一般不主張做。

·有先兆流產現象, 且陰☆禁☆道出血時間長——需瞭解胚胎是否存活, 是否有必要繼續保胎;還需排除葡萄胎的可能。

·出現下腹部疼痛——需排除宮腔外懷孕, 或懷孕合併腫物。

·對月經不正常的懷孕婦女——需瞭解胚胎發育情況, 估計懷孕周數, 排除多胎。

·明顯的胎兒畸形如無腦兒、缺肢等也可能在懷孕12周左右通過B超檢查發現。

Advertisiment

孕中期(13~27周)B超檢查:一般情況下這是准媽媽的第一次B超檢查, 需要檢查的專案有:

·查胎位——確定胎兒是頭位、臀位或是橫位, 做到胸中有數。 如果到了孕28周以後, 胎位不正的情況未能得到解決, 即應在醫生指導下設法予以糾正。

·查羊水——由於羊水與胎兒的宮內狀況密切相關, 羊水過多或過少都要影響到胎兒的發育, 甚至引起畸形, 故在必查之列。

·查胎盤——胎盤在孕9周左右初步“亮相”, 出現雛形, 孕16周以後持續增厚, 孕36周以後又輕微變薄。 此項檢查的目的是瞭解胎兒在子宮內的環境, 如孕37周以前出現Ⅲ級胎盤, 這樣的環境將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故應作為高危孕婦定期觀察。

·查臍帶——看有無臍帶纏繞、臍先露和臍帶脫垂、臍帶腫瘤等異常情況存在。

Advertisiment

·查是否前置胎盤——前置胎盤的位置以及有否胎盤早期剝離、宮頸機能不全等。

·查有否胎兒畸形——可能被“偵察”到的畸形有:無腦兒、腦積水、小頭畸形、脊柱裂等神經系統畸形;食管狹窄或閉鎖、幽門梗阻或閉鎖、十二指腸閉鎖、無肛門、唇裂等消化系統畸形;先天性房間隔與室間隔缺損、法樂氏四聯症、單心房、單心室等心血管畸形;腎不發育、腎積水、多囊腎等泌尿系統畸形;肺囊性變等呼吸系統畸形或異常;軟骨發育不良、成骨發育不全等骨骼系統畸形等。

孕後期(28周之後)B超檢查:這一次的目的是瞭解眙兒的發育情況, 進—步檢查胎兒有無畸形。

·判斷胎兒的大小以及羊水量的多寡方面——確定是否需要對羊水進行跟蹤監測。

Advertisiment

·此時的B超檢查還可以進一步明確胎盤的位置, 判斷有無前置胎盤。

·獲得臍帶血流以及胎兒體內重要臟器的血流資訊, 間接瞭解胎盤動能。 如果發現問題, 便於及時處理。

·B超檢查還能告訴你胎位是否正常, 並預測胎兒的體重, 以便讓醫生來決定分娩的方式。

TIPS:孕婦B超檢查要做哪些準備?

早孕期做B超檢查需要提前飲水使膀胱充盈;孕中晚期妊娠需做胎盤定位及附件腫物者均需事先飲水, 待膀胱充盈後方可進行檢查, 但不宜過多;便秘者於當日早晨或前日晚提前排空大便, 以免影響檢查。 懷孕3個月內儘量避免多次B超檢查。 其他的常規產前B超檢查不需做特殊準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