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外☆禁☆陰水腫:穿刺引流後可順娩

孕期外☆禁☆陰水腫常常提示存在系統性疾病, 如妊高症等, 而單純性外☆禁☆陰水腫較為罕見。 既往的病例報導顯示單純性外☆禁☆陰水腫與重度子癇前期、糖尿病、敗血症、貧血、腎病、低蛋白血症及局部創傷、感染、多胎妊娠和難產等相關, 根據病理生理學發病因素的不同, 臨床醫生可使用激素、利尿劑及白蛋白及連續硬膜外鎮痛等療法。

最近英國紐波特 Royal Gwent 醫院婦產科的 Afshan 教授等報導了一個案例, 提示對於單純性外☆禁☆陰水腫的孕婦可嘗試局部穿刺引流後順產, 文章最近發表在 BMJ Case Rep 上。

患者, 19 歲, G1P0 孕 35 周, 因外☆禁☆陰脹痛轉診入院,

Advertisiment
患者陰☆禁☆唇極度腫脹, 自感腫脹、疼痛, 強迫仰臥分腿位。 婦檢可見雙側小陰☆禁☆唇紅腫, 左側 5*5 cm, 右側 10*5 cm, 質軟。 入院時患者血壓較高, 初診先兆子癇, 同時予以口服抗生素以預防泌尿系感染, 予以抗真菌及抗病毒治療後症狀無緩解。

Afshan 教授等進一步檢查發現孕婦患有嚴重的低蛋白血症(白蛋白 16 g/L, 總蛋白 44 g/L), 球蛋白未見異常, 鹼性磷酸酶(149 IU / L), 24 h 尿蛋白為 2.52 g, 患者腎功能未見異常, 輕度貧血, 血紅蛋白 10 g/L。 請婦產科及皮膚科醫師會診後, 使用無菌 22 號穿刺針雙側各穿刺 4 針予以引流, 腫脹即刻緩解, 患者未訴不適, 症狀未見復發, 最後確診重度低蛋白血症。 患者因重度子癇前期行剖宮產娩出胎兒。

由於會陰部位的特殊解剖結構, 目前尚無特效的局部藥物用於緩解腫脹不適,

Advertisiment
且就診病人常常因脹痛難耐而無法直立或穿衣, 因此需要快捷有效的治療方法, 穿刺引流可以快速緩解腫脹, 是安全有效的。 該病例中, 孕婦的發病原因為嚴重的低蛋白血症, 儘管患者尿蛋白持續陽性, 引流後外☆禁☆陰水腫並未復發。 因此, 外☆禁☆陰水腫的孕婦先予以穿刺引流解除外☆禁☆陰水腫, 然後經陰☆禁☆道分娩也是可行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