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按傳統把懷孕稱為“有喜”,
這個比喻很有意思,
因為懷孕意味著妻子要做媽媽,
丈夫要做爸爸了,
而爺爺奶奶就要抱孫子,
當然是值得大家高興的喜事。
其實,
從健康保健的角度講,
把懷孕看成“喜事”就是在提醒孕婦:應保持心情愉快,
情緒樂觀,
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和影響,
即使遇到再不痛快的事也不要苦惱,
這對孕婦自身的健康,
特別是對於腹中胎兒的健康,
是非常有好處的。
究其原因就是一句話:孕婦的情緒變化, 會導致生理功能、身體品質與健康狀況的改變, 這些改變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胎兒的生長和發育。
Advertisiment
1、以孕婦發怒為例:醫學和心理學專家實驗證明, 孕婦發怒的時候, 血液中的激素水準會很快升高, 體內的有害化學物質濃度也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多, 這些物質通過血液迴圈遍及全身, 通過胎盤屏障進入羊膜腔, 在胎兒身上直接發生作用, 用專家的話說就是“胎兒可以複製出母親的心理狀態”, 在性格、情緒上日後會還原母親的性格和情緒。
此外,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健康的“衛士”, 人在生病時, 白細胞中的巨噬細胞便會投入“戰鬥”, 與侵入體內的細菌、病毒進行頑強地抵抗和搏鬥。
Advertisiment
2、孕期心理不適影響胎兒發育。 有的專家經過調查還發現, 一些發生齶裂、兔唇等出生缺陷的嬰兒, 其母親在懷孕期間往往情緒不好。 專家分析認為, 懷孕7~10周這段時間, 正是胎兒口腔頂和上頜骨形成的時期, 此時孕婦的情緒不穩定, 受到不良刺激和影響, 很可能就是形成出生缺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美國醫生從一些自願接受調查的孕婦那裡得到的有關資料顯示:性情暴躁、急躁、情緒波動大、容易發怒、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心胸狹窄的孕婦, 妊娠早期或中期發生流產的幾率要比正常孕婦高出3~5倍, 而且這些孕婦生的孩子要比正常孕婦生的孩子體重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