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如何保護好牙齒?

准媽媽在得知新生命來臨時, 心情總是忐忑不安, 除了承受身體上明顯的變化之外, 還要調適因為懷孕不適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響, 如果這時又有牙痛、牙齦出血的症狀, 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不用擔心, 只要保持口腔衛生, 瞭解一些相關知識, 就會遠離口腔疾病的煩惱!

孕前要先查口腔

許多女性在計畫懷孕前, 都會有意識地到醫院的內科、婦產科做相關的身體檢查和化驗, 保證自己的身體在受孕前達到最佳狀態。 但是你知道嗎, 還有一道必不可少的檢查項目是不應該漏掉的—口腔保健。

有調查證明,

Advertisiment
母親患有蛀牙, 生出的小寶寶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原因之一就是母親是嬰兒口腔中致蛀牙細菌的最早傳播者,孕婦口腔中的變形鏈球菌就可以通過母嬰垂直傳播。 所以, 懷孕以前治癒蛀牙無論對自己, 還是對小寶寶都是有好處的。

如果有中度、重度的牙周炎, 孕婦生出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 所以, 懷孕前應該進行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檢查和系統治療。

有懷孕的打算了, 就應當到口腔科(最好是專門為准孕婦檢查的口腔科)做口腔衛生狀況檢查, 接受口腔大夫的健康指導, 做到未雨綢繆。

孕媽媽增加營養攝入, 保持營養平衡。 除了充足的蛋白質外, 維生素A、D、C和一些無機物如鈣、磷攝入也十分重要。

Advertisiment
懷孕期間增加攝入營養素, 不僅可以起到保護母親的作用, 使肌體組織對損傷的修復能力增強, 對胎兒的牙齒的發育也很有幫助。

做好定期口腔檢查和適時的口腔治療。 孕期裡口腔疾病會發展較快, 定期檢查能保證早發現、早治療, 使病灶限於小範圍。 對於較嚴重的口腔疾病, 應選擇妊娠中期(4~6月)相對安全的時間治療。

重視懷孕期口腔衛生, 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 堅持每日有效刷牙。 有證據表明, 如果能完全保持口腔衛生, 牙齦炎症將很難產生。 對於容易感染蛀牙的孕婦, 可以適當用一些局部使用的氟化物, 如氟化物漱口液、氟化物塗膜等。

孕期牙齒診療注意事項

藥物:治療牙齒的病症, 大多采局部使用麻醉劑讓病人放輕鬆。

Advertisiment
但是孕婦應避免深度麻醉。 其他的藥物, 如:止痛藥、鎮靜劑、抗生素(如:懷孕中使用四環黴素, 會造成胎兒以後的牙齒變黃), 雖然牙科大部分都是安全的, 但也應該在醫師指示下小心使用。

照射X光:任何牙科放射線檢查的劑量都很小, 且遠離下腹部, 應該都在安全範圍內, 不過孕婦仍最好儘量避免。 但若孕婦因急診需要照射X光時, 務須穿著防護鉛衣, 並特別覆蓋住下腹部。 懷孕的牙醫師與助理人員, 同樣也應留意自身的防護措施。

懷孕前期(1-3個月), 若非緊急狀況, 不建議進行牙科治療。 懷孕中期(4-6個月), 若一定要治療牙齒, 此時期是較適當且安全的治療時機, 建議只做一些暫時性的治療, 如:齲齒填補。 懷孕後期(7個月到分娩),

Advertisiment
此時期孕婦不適合長時間的牙科治療。

溫馨提示:

為了孕婦的健康, 孕婦不但應該刷牙, 而且必須加強口腔護理和保健, 做到餐後漱口, 早、晚用溫水刷牙;另外, 還可用些清潔、有消毒作用的含漱劑, 在漱口或刷牙後含嗽, 每次15毫升左右, 含1-1.5分鐘, 每日3-5次。 含嗽後15-30分鐘內勿再嗽口或飲食, 以充分發揮藥液的清潔、消炎作用。

最後, 使用不含蔗糖的口香糖清潔牙齒, 如木糖醇口香糖。 木糖醇是一種從白樺樹或橡樹中提取的甜味劑, 不含蔗糖, 因此不會引起蛀牙。 這種口香糖具有促進唾液分泌、減輕口腔酸化、抑制細菌和清潔牙齒的作用, 如果能在餐後和睡覺前咀嚼一片, 每次咀嚼至少5分鐘, 可以使蛀牙的發生率減少70%左右。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