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婦女隨著內分泌水準, 身體各個系統的改變、心理、情感的變化, 以及對生育的不同看法, 其性☆禁☆生☆禁☆活多種多樣, 因人而異現將妊娠期此特殊生理條件下, 婦女的性☆禁☆欲, 性反應、性☆禁☆交頻率及性☆禁☆交體位元進行初步討論:
1、妊娠期性☆禁☆欲:
Solberg(1993)調查了260例婦女在妊娠期的性☆禁☆欲變化, 出現性☆禁☆欲低下者, 在妊娠1-3個月者占28%;妊娠4-6個月者占44%;妊娠7-9個月占75%。 另有報導提出, 許多孕婦, 表現在妊娠1-3個月性☆禁☆欲低下, 而妊娠4-6個月性☆禁☆欲上升, 妊娠7-9個月性☆禁☆欲再度下降。 婦女訴說妊娠1-3個月性☆禁☆欲低下的原因系妊娠反應, 如乏力、噁心、嘔吐或食欲不振等,
Advertisiment
2、妊娠期的反應:
Masters-Johnson對6例妊娠期婦女進行了實驗研究, 其採用自然性☆禁☆交, 人工性☆禁☆交、手法刺激以誘發性☆禁☆高☆禁☆潮, 並觀察其性反應。 試驗結果發現, 由於妊娠期盆腔充血明顯, 與非妊娠期婦女比較, 其性反應出現遲緩, 持續時間延長、高☆禁☆潮平臺能使陰☆禁☆道下1/3完全閉合, 在性☆禁☆高☆禁☆潮期, 阻道不自主、規律性的痙攣性收縮減弱、頻率減少。 在性☆禁☆高☆禁☆潮同時, 6例孕婦均出現一過性子宮強直性收縮, 並伴胎心減慢。 在性反應的消退期, 子宮收縮可持續30分鐘左右,
Advertisiment
3、妊娠期性☆禁☆交頻率:
Solberg(1973)和Toler(1976)報導, 妊娠期性☆禁☆交頻率從妊娠早期而開始減少, 妊娠晚期降到最低水準, 但妊娠4-6個月時, 性☆禁☆交次數較為穩定。 本文142例婦女孕婦, 在妊娠的早、中、晚及分娩前一周的四個階段, 性☆禁☆交頻率均呈下降趨勢, 共126例, 占88.7%;各階段分別有16.2%、15.5%、9.1%和2.1%的婦女, 其性☆禁☆交頻率照常。 但所占百分率在妊娠末期明顯下降。 另有16例孕婦于診斷妊娠後在妊娠全程無性☆禁☆生☆禁☆活, 占11.5%。 142例婦女訴說妊娠期性☆禁☆交次數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害怕流產、早產、發炎和身體不便, 亦有2例系性☆禁☆欲低下。
Masters-Johnson報導4例離予產期18天, 有先兆早產史的孕婦, 在性☆禁☆交刺激後引起早產。 因此提出, 在妊娠末6周及產後6周應禁止性☆禁☆生☆禁☆活。 Ruth和Kahn等指出,
Advertisiment
(1)直接刺激子宮頸:在妊娠期, 子宮增大, 盆腔支援組織鬆馳, 子宮頸下移。 在妊娠晚期, 胎兒先露部下降、入盆, 子宮頸隨之下降, 使性☆禁☆交可直接刺激宮頸, 引起子宮收縮。
(2)性☆禁☆高☆禁☆潮產生子宮收縮。
(3)精液中的前列腺素及化學物質刺子宮收縮。
(4)刺激乳☆禁☆房和乳☆禁☆頭, 誘發宮縮。
基於上述因素, 該作者提出, 高危妊娠如前置胎盤、先兆早產、先兆子癇、宮頸鬆馳症等不宜性☆禁☆交。 妊娠高血壓綜合症, 有早產史、剖宮產史者, 應節制性☆禁☆生☆禁☆活。
汪寧(1991)報導, 妊娠期婦女阻道支原體寄生率為72.6%, 明顯高於未婚及已婚未孕婦女的38.3%52.5%。 高恩等(1983)報導446例婦女☆禁☆陰☆禁☆道白色念珠菌帶菌率, 妊娠期婦女為11.0%, 比已婚未孕婦女的1.8%明顯增高 。
Advertisiment
破水, 以及宮內感染的原因。 從上述資料可見, 妊娠期, 特別是妊娠晚期, 應當節制性☆禁☆生☆禁☆活, 避免產母及宮內感染。
關於產褥期性☆禁☆生☆禁☆活, 國內外學者一致認為, 無論經陰☆禁☆道分娩 或剖宮 產, 產後4-6周前, 子宮頸尚未完全閉合, 子宮內腔創面未修復, 在此期間, 應當禁止性☆禁☆生☆禁☆活, 以防止產褥感染及偶發的會陰傷口裂開。
4、妊娠期性☆禁☆交體位和其它:
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大,
Advertisiment
關於妊娠期肛☆禁☆交問題, Ruth指出, 有人誤以為肛☆禁☆交可以避免感染。 實際情況是, 肛☆禁☆交的途徑和損傷能促進細菌擴散, 引起羊膜炎、胎膜早破和宮內感染等, 應當禁止。 另有人為了避免妊娠期性☆禁☆交, 而採用手☆禁☆淫, 作者認為手☆禁☆淫引起的宮縮比性☆禁☆交更為強烈、持久, 指出妊娠期不應有頻繁手☆禁☆淫, 以防止流產、早產等。 關於妊娠期性☆禁☆交伴侶, 作者指出, 在妊娠期不應有配偶之外的性☆禁☆交伴侶, 因為妊娠期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感染性傳播疾病, 對胎兒亦有嚴重影響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