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孕期為什麼長痔瘡

什麼是痔瘡?

痔瘡是最常見的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 痔瘡易於發病有其解剖和生理方面的基礎。 由於直腸的靜脈無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靜脈瓣, 血液易於淤積而使靜脈擴 張, 並且直腸靜脈的壁薄、位淺, 末端的直腸黏膜下組織又鬆弛, 均易導致靜脈擴張。 此外由於習慣性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及盆腔內有巨大腫瘤等, 都使直腸靜 脈血液回流發生障礙, 從而形成痔瘡。

孕前有痔瘡需要治療嗎?

女性由於妊娠, 機體分泌的激素易使血管壁的平滑肌鬆弛, 增大的子宮壓迫腹腔的血管, 這樣會使懷孕的婦女原有的痔瘡嚴重或出現新的痔瘡。

Advertisiment
因此如果原來有痔瘡的女性, 在懷孕前應積極治療痔瘡。

孕婦緣何惹“痔”上身?

新媽媽得痔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原本有舊疾, 懷孕後復發了;另一種是懷孕後新長的。 專家說, 懷孕以後, 胎兒不斷生長, 子宮也日益膨大, 以致直接壓迫下腔靜脈, 影響血液的正常回流。 再加上腹壓增高, 血管內的壓力也隨之增高, 最後導致痔靜脈叢的擴張而形成或加重痔瘡。

孕期如何預防痔瘡?

1.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孕婦日常飲食中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尤其應注意多吃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 也要多吃些粗糧, 如玉米、地瓜、小米等等。 孕婦應該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調味品,

Advertisiment
同時還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 最好喝些淡鹽水或蜂蜜水。

2. 其次, 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孕婦要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排便時間要相對固定, 一般可定在某一次進餐後為好。 排便習慣一旦形成後, 不要輕易改變, 到排便的時間, 即使無便意也要堅持如廁。 但每次蹲廁所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0分鐘。 如果一次排不出來, 可起來休息一會兒再去。 千萬不要蹲在廁裡看書、看報, 反而增加腹壓和肛門周圍血流的壓力, 導致痔瘡或加重痔瘡。

3. 此外, 還要適當進行一些體力活動和肛門保健。 孕婦應防止久坐不動, 提倡適當的戶外活動。 適量的體力活動可增強體質, 促進腸蠕動而增加食欲, 防止便秘。 每日早晚可做兩次縮肛運動,

Advertisiment
每次30~40遍。 這樣有利於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門周圍的血液迴圈, 有利於排便和預防痔瘡。 還可經常做肛門按摩來改善局部的血液迴圈, 方法是:排便後先用溫水清洗局部, 再用熱毛巾按壓肛門, 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5次。

孕婦患了痔瘡如何治療?

孕婦便秘較嚴重時, 可選用麻仁潤腸丸或地榆槐角丸;出血時可適當選用止血藥物, 如止血敏和維生素K、C等;腫痛時可用中藥祛毒湯等藥物熏洗、坐浴, 外用九華膏、四黃膏、痔瘡膏等藥物;並儘量避免久站、久坐, 應適當休息, 適當活動。

總之, 妊娠後期婦女患痔後, 一般不主張立刻手術治療, 可選用以上幾種保守療法, 等到產後再行進一步治療。 這是因為產後隨腹壓的降低,

Advertisiment
靜脈回流障礙的解除, 體內孕激素含量的降低。 痔核一般會在4個月內縮小或萎縮。 此時若症狀消失, 可免手術之苦。 若仍有痔核存在, 再進行手術治療, 因這時痔核已較妊娠時明顯變小。 手術痛苦就會相對減小, 療程亦會明顯縮短, 所以我們主張應儘量避免妊娠期手術治療。

孕婦如何避免產後痔瘡?

為了保證產後不發生肛腸方面的疾病, 還建議:

1. 室內空氣流通, 室溫不要過高, 室溫保持在24℃左右。

2. 春季氣候乾燥, 室內放置加濕器, 保持室內濕度在45%~50%左右。

3. 不要盆浴。 要用淋浴, 最好用流動水沖洗外☆禁☆陰。

4. 合理飲食, 早下床活動, 及時小便, 以避免膀胱內尿液滯留, 影響子宮的收縮及惡露的排出。

5. 最好使用消毒過的衛生紙和衛生棉。

Advertisiment

6. 一旦發生肛腸疾病, 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母乳餵養時, 要告訴醫生, 你是一個正在為寶寶哺乳的媽媽, 以便醫生開具不會影響媽媽泌乳的藥物。

如何防止孕期痔瘡加重?

如果准媽媽在孕前已經出現了痔瘡, 一定不要讓症狀再進一步擴大。

首先是合理飲食, 不要暴飲暴食, 造成直腸的壓力過重。 可以少食多餐, 避免吃辛辣及酸性等刺激性食物, 不要吃過精過細的食物, 精細要合理搭配。

其次注意局部清潔, 堅持進行溫水坐浴, 並按摩肛周組織3-4分鐘, 以加快血液迴圈。

第三不要坐沙發, 並避免在電腦前久坐不起。

第四是練習肛門收縮, 每天有意識地進行3-5次提肛。

第五不要自行濫用刺激性的藥物, 如麝香、冰片、益母貼、止血劑進行治療。 如果症狀加重,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肛腸門診就醫。

如果症狀加重,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肛腸門診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