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學習如何待產分娩


雖然分娩是一個自然生理過程, 但還是需要醫療人員説明的, 分娩知識多少要熟識下, 從產兆發生到醫院都是有步奏的, 檢查、待產、生產等, 不過准媽媽也不要過度慌亂, 因為都會有醫護人員灌輸給你生產的知識。

一、住院檢查

【觀】胎兒監視器、胎兒生理活動評估、超音波、內診、陣痛促進劑。

【專家】足月:規則陣痛、見紅、破水等出現馬上警覺“快生了”, 趕緊到生產醫院去。

1.進行指導。 除非急產或者意外緊急生產, 大部分准媽媽在產兆發生到臨盆時間比較充裕, 醫院會有人對產程說明、住院手續等進行指導,

Advertisiment
不用緊張。

2.確認產兆。 初次生產把假性陣痛誤判是產兆, 往不用緊張, 會有醫護人員進行產兆確認。

3.評估胎兒狀況:胎兒監視器測量胎動, 並進行胎兒生理活動評估, 再輔以超音波一起觀察胎兒狀況。 胎兒生理活動評估包括胎動、胎兒呼吸、胎兒心跳、胎兒伸屈力與羊水量五大項, 這些都是評估胎兒當下狀況是否依然健康正常、有無緊急產出需要等。

4.觀察生產進度。 除了使用儀器評估產程, 醫師也會以內診的方式判斷產婦的產程進展速度。 臨床上初產婦大約在12小時內可以進入第一產程, 也就是胎頭下降達1公分以上、子宮頸全開或開到10公分以上等。 在觀察期間, 產婦若無生產進展或停滯了, 院方也會評估媽寶狀況給予陣痛促進劑等可以加速產程的醫療處置。

Advertisiment


二、待產室備產

【醫】剃毛、灌腸、導尿、打點滴

【專家】“溫柔生產法”是完全自然生產, 包括儀器、藥物、侵入准媽媽身體的醫處等都不需要。

1.剃毛:為了自然產時會陰切開、縫合, 或者剖腹時傷口處理方便, 會事先剃除下體的陰☆禁☆毛。

2.灌腸:方便胎兒較無阻礙產出, 避免胎兒受到感染, 主要媽媽生產時也省力些, 已破水或急產來不及的准媽媽可以例外。

3.導尿:膀胱有尿液阻礙生產。

4.打點滴:防止生產時出現緊急狀況慌亂時找不到血管, 比如胎位不正、胎盤早期剝離、臍帶脫垂等,

三、生產台分娩

【醫】會陰切開縫合、真空吸引或產鉗助產、剪斷臍帶、胎盤處理

【專家】 生產一半〝卡住〞外力協助

1.會陰切開與縫合指當胎頭快要生出來時,

Advertisiment
醫師用剪刀將產婦的會陰切開, 使產道的出口變寬, 以利胎兒娩出。

2.器械輔助陰☆禁☆道生產:胎兒卡在產道無法娩出, 醫師會使用一些輔助器械, 例如產鉗、真空吸引器將胎兒儘早取出。

不出現以下狀況不能用:

當產婦用力過久無法再使力;第二產程已明顯過長。

當胎兒出現心跳不穩、窘迫等可能危及性命的狀態。

產婦原本就有心肺、精神等疾病, 無法再耐受產痛。

3.臍帶與胎盤處理:胎兒順利產出後的處理, 力道要適中。

4.協助產台哺乳:培養母嬰親密關係。

小貼士;分娩時准媽媽一定要完全配合主產醫生, 配合要求, 宮縮時候聽醫生的話, 呼吸不要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