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宮縮頻繁怎麼辦?

孕婦宮縮頻率加快怎麼辦?首先建議先判斷是否是真的宮縮, 這很關鍵, 真假宮縮應對方式也不用。 孕晚期突發宮縮一般是分娩的前兆, 孕婦注意了。

真宮縮是什麼感覺?

懷孕晚期大約在分娩前一個月, 宮縮就已經開始了, 有些人剛開始時還沒感覺, 只有用手去摸肚子時, 才會感受到宮縮, 而且孕媽媽會感覺宮縮頻率越來越高。 一般計算宮縮時, 如果每小時宮縮次數在10次左右就屬於比較頻繁的, 應及時去醫院,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抑制宮縮的藥物, 以預防早產的發生。 如果宮縮次數不是很頻繁,

Advertisiment
沒有腹痛, 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開始時宮縮的疼痛有的產婦是在腹部, 有的產婦感覺在腰部, 其實不強烈的宮縮可以沒有感覺或者與來月經時的小腹疼痛一樣。 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 當宮縮引起輕微的疼痛一樣, 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 當宮縮引起你輕微的疼痛, 一會兒過去了, 漸漸疼痛有所加強, 間隔縮短, 疼痛時間延長。 宮縮像浪潮一樣湧來, 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 或有腰酸下附排便感, 這種宮縮是為寶寶出生作準備。 所以這點疼痛算不了什麼, 只要和醫生合作, 利用練習過的呼吸操配合宮縮, 就能順利度過分娩關。

假性宮縮是什麼感覺?

如果孕婦長時間用同一個姿勢站或坐, 會感到腹部一陣陣地變硬,

Advertisiment
這就是假宮縮。 假宮縮, 也叫遷延宮縮, 宮縮間隔的時間不等, 可能十多分鐘一次, 也可能1小時以上一次, 沒規律, 每次持續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幾分鐘到十多分鐘都有可能。 尤其在准媽媽感覺疲勞或興奮時, 更易出現這種現象, 是臨近分娩的徵兆之一, 但與真正的產前有規律的宮縮不同, 所以也稱之為“假宮縮”, 它在產前2-3周內會時常出現。 而在臨產前, 由於子宮下段受胎頭下降的牽拉刺激, 假宮縮的情況會越來越頻繁。

引起宮縮頻繁的內在原因(婦科疾病或者其他原因)

1、子宮內發炎、感染(引起頻繁宮縮最常見的原因)。

2、胎盤異常:例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

3、子宮異常:例如多角子宮、子宮肌瘤。

4、子宮過大:例如懷多胞胎或羊水過多。

Advertisiment

5、子宮頸閉鎖不全(無痛性的子宮頸擴張)。

6、孕婦抽煙、喝酒。

7、孕婦本身有疾病:例如妊娠高血壓、甲狀腺問題、自體免疫疾病。

8、孕婦之前有早產病史。

9、孕婦有過度、過勞累的身體活動。

10、孕婦受到嚴重外傷或接受大手術。

11、孕婦年齡過小(小於17歲)或高齡(大於35歲)。

12、胎兒本身有先天性異常。

13、無原因的子宮早期收縮。

引起宮縮頻繁的的外在因素(可預防的宮縮):

1、孕婦提或者搬重物, 孕婦的腰及下腹部都需要用力, 這會引起腹部的壓迫, 所以會刺激子宮收縮。

2、緊張、疲勞, 將工作壓力或其它壓力放下, 宮縮就自然減少許多。

3、孕期性☆禁☆生☆禁☆活引發早產, 劇烈的性☆禁☆交動作會引發子宮收縮。

4、激烈運動, 若孕婦本身就很容易發生子宮收縮或早產的危險因數則要避免,

Advertisiment
儘量多休息。

5、孕婦不小心跌倒是否有危險?胎兒有媽媽的子宮及羊水保護著, 若是孕婦跌倒, 一般情況胎兒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也不會引起早產或早期破水;除非孕婦的腹部受到重大撞擊或是孕婦有嚴重外傷, 嚴重的撞擊甚至有可能會

造成胎盤早期剝離、大量內出血, 危及媽媽與胎兒的生命。

宮縮頻繁怎麼辦?

·不需要服用藥物, 而且服用藥物也一般不大能緩解。

·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要注意休息, 不要刺激腹部。

·如果痛到坐立不安, 工作、生活受到影響, 需要去醫院。

怎麼判斷宮縮頻繁有沒有危險?

雖然宮縮頻繁並不等於准媽媽一定有危險, 但孕媽咪絕不可掉以輕心!懷孕周數和宮縮種類, 才是判別孕媽咪及胎兒是否有危險的二大重要依據。

Advertisiment

宮縮頻繁若發生在懷孕37周以後, 表示快要生了!

准媽媽可以先自行評估, 這種不舒服的狀況是否可以自行平復?若不行, 那就先自行評估一下宮縮頻率, 第一胎的孕媽咪若十分鐘內痛三次以上, 第二胎以上的孕媽咪若十分鐘以內就痛一次, 就要到醫院評估是否需要住院待產了。 因為此時胎兒已足月, 並非早產, 此外, 懷孕37周以後若出現破水、陰☆禁☆道出血量多、胎動明顯減少等狀況也需要趕快到醫院檢查。

宮縮頻繁若發生在懷孕20~37周之間, 就要多注意並預防早產!

這類准媽媽必須充分認識怎樣的狀況是不正常的宮縮, 並分辨何謂假性宮縮?何謂早產宮縮?頻繁的程度很規則, 而且越來越密集出現,那最好盡速就醫,可能需要安胎。

而且越來越密集出現,那最好盡速就醫,可能需要安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