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少吃滋補藥


有些懷孕的婦女買些滋補藥品服用, 以求強身健體, 利於胎兒生長發育。 其實, 孕婦在妊娠期間不宜多吃滋補藥品。

人們知道, 任何藥物(包括各種滋補藥品)對人體並非都是絕對安全的, 它們進入人體後要經過某些器官的吸收、分解、代謝, 多會產生一定的毒性作用或過敏反應。 同時, 孕婦體內的酶系統也會發生某些變化, 藥物在代謝過程中不易解毒或難以排出, 常可蓄積中毒。 有些藥物在母體可通過胎盤直接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甚至發生流產或死胎。

中醫認為, “虛則補之”。 對孕婦來說, 妊娠期間通常處於“陽有餘而陰不足,

Advertisiment
氣有餘而血不足”的狀態, 進補時應遵循“宜涼忌溫熱”的原則, 即使機體虛弱者也切忌濫吃滋補藥品。 因為體虛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分;補藥也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之別, 應用不當, 將會適得其反。 一般認為, 孕期宜選用清補、平補之品, 如太子參、北沙參、生白術、淮山藥、百合、蓮子等。 凡屬溫熱補品, 如鹿茸、鹿角膠、胡桃肉以及人參桂圓湯等均不宜服用。 據中醫研究, 人參系大補元氣之品, 孕婦久服或用量過大, 會陰虛火旺、氣血陰耗, 對安胎不利。 而桂圓性味甘、溫, 有益心脾、補氣血和安神作用, 但甘溫之品能助火, 火動陰血對母嬰健康則有害無益。 因此, 孕婦如何進補, 應由醫生詳細體檢, 根據體質情況,
Advertisiment
確定補藥品種, 適時適量合理服用。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孕婦食補是補養身體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 因為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需要供給大量蛋白質、脂肪、糖、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 這些營養物質廣泛存在於各類葷素食品中, 如瘦肉、魚類、蛋類、豆製品、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營養價值都較高。 在妊娠後期孕婦還應適量補充含鈣、鐵、磷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品, 如動物肝、腎臟、豬血、海產品、骨頭湯之類。 體質較弱的孕婦只要能注意合理調配膳食, 吃得好, 營養補充得當, 同樣可以達到滋補身體和促進胎兒正常發育的最佳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