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得蕁麻疹如何處理?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發風丹"是常見的多發病。 蕁麻疹最突出的表現是皮膚突然發癢, 繼而出現扁平的高出皮膚的風團, 有的發紅, 有的發白, 越起越多, 大小及形態不一, 但邊界清楚, 伴有癢感, 晚間加重。 發作時間不定。 風團逐漸蔓延, 可疑相互融合成片, 既可局限於某個部位, 也可全身泛發。 少數病人可伴噁心、嘔吐、心跳加快、頭痛、腹瀉及腹疼, 有時常有發熱。 根據病程長短, 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蕁麻疹兩種類型。 急性蕁麻疹一般發病急驟, 多數能查找出病因, 在兒童以食物和繼發感染者多見, 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化膿性扁桃腺及腸道感染。

Advertisiment
病程在1周左右。 多數病人在數日內即可消退。 慢性蕁麻疹, 病程大於6-12周, 風團反復發作, 80%—90%的病兒常找不到病因, 給治療帶來困難。

蕁麻疹的致病原因很多, 也很複雜。 主要有:昆蟲叮咬, 冷、熱、風、日光等物理性刺激;花粉、萱麻等植物性刺激;魚、蝦、蟹等“發物”的食物性刺激;注射血清、青黴素等藥物性刺激;病灶感染或腸寄生蟲感染產生的毒性物質刺激等。

蕁麻疹是可以防治的, 蕁麻疹的可疑病因雖然多而複雜, 但仔細查找引發因素, 禁用致敏藥物及短期禁用可疑食物, 積極控制感染和治療是關鍵。 其次是內服抗過敏類藥物, 1-2歲口服仙特明滴劑, 如2歲以下口服撲爾敏, 2-6歲口服特非那丁顆粒劑,

Advertisiment
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口服開瑞坦。 適當補充維生素C, 鈣劑有助皮疹消退。 如合併細菌感染者, 應積極給予抗菌素, 病毒感染則可用奧複星、利巴韋林、阿昔洛韋, 真菌感染可用療黴舒等。 如有寄生蟲感染需給予驅蟲劑, 慢性蕁麻疹常需用二種以上抗過敏藥。 嚴重的蕁麻疹需到醫院, 必要時吸氧、靜脈輸激素、升壓藥等。 可適當選擇中藥口服以驅風健脾、涼血解毒。 外用藥多採用爐甘石洗劑止癢。

如何治療蕁麻疹?

孕婦得麻疹蕁麻疹對於孕婦和胎兒一般沒有影響, 不過發現後還是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去做檢查, 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1.用藥慎重。 孕婦使用抗過敏藥的時候要慎重, 遵照醫囑, 口服一些維生素C和鈣製劑, 外用一些止癢的擦劑,

Advertisiment
可以繼續使用葡萄糖酸鈣推液治療, 不能使用抗組織胺藥物。

2.遠離過敏原。 如果知道確切的過敏原, 要避免再次接觸, 防止加重症狀。 若本身就是過敏體質的孕婦, 要更注意避免與易產生過敏的衣物面料、護膚品, 以及食物等接觸。

3.安全偏方。 孕婦用藥要謹慎, 可以用一些小偏方, 來緩解難忍的症狀。 小白菜500g, 洗淨泥沙, 甩幹水分, 每次取3—5片葉子在患處搓揉, 感覺非常清涼。 每天早晚各1次, 3次左右症狀就會有效緩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