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感染用藥與胎兒畸形

追查胎兒畸形的發生原因, 與孕婦感染期用藥有著直接的原因。 藥物與毒物之間並無明顯的界線。 藥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毒性, 大量服用時尤易發生。 因此, 對任何藥物, 既要看到有利作用的一面, 也要看到不利作用的一面。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孕婦應禁服下列藥物:
安定——口服後經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並分佈到胎兒腦、骨胳等組織, 初孕3個月服用將引起胎兒畸形;分娩時服用, 由於藥物不能在胎兒肝臟及小腸內代謝, 故能影響新生兒體溫調節, 延長生理性黃疸期, 並能引起高膽紅素血症。
利血平——高血壓孕婦服用利血平以後,

Advertisiment
大約有10%的新生兒出現昏迷、心動過緩。 鼻粘膜充血和呼吸抑制等。
甲亢平、他巴唑——這類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藥物對胎兒發育有不利影響。 這些藥物能抑制胎兒甲狀腺素的合成, 這樣的胎兒腦下垂體就要分泌較多的促甲狀腺素, 使胎兒甲狀腺腫大。 孕婦過多的服用這類藥物會造成兩種不同的結果:甲狀腺機能不足或亢進。
度冷丁——多次應用會抑制胎兒呼吸, 影響胎兒成長, 嚴重時導致胎兒窒息。
碘劑——懷孕14周前長期應用, 由於胎兒甲狀腺還沒有產生作用, 故可引起新生兒甲狀腺腫大及甲狀腺機能降低。
苯妥英鈉——服用後將導致30%胎兒發生乙內醯脲綜合征, 表現為身體發育不全、顱面、四肢發育不正常,
Advertisiment
特別是指甲或指骨未端發育缺陷等。
強的松一長期應用可導致流產及齶裂等嬰兒先天性缺陷。 此外, 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其它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也有類似作用, 亦應慎用。
心得安——妊娠期應用可使胎盤縮小, 胎兒發育延遲及新生兒心動遲緩、低血糖等。
甲磺丁脲——為口服降壓藥, 孕婦應用可引起新生兒長期血糖過低。
雙氫克尿塞——為利尿藥, 長期大量應用能引起新生兒黃疸、血小板減少及胰腺炎等。
雄激素及黃體酮——長期使用可致女性胎兒男性化。
青黴素及新青黴素——孕未使用可破壞胎兒紅細胞, 引起新生兒的嚴重黃疸及新生兒溶血症。
鏈黴素——使用後易透過胎盤, 進入胎盤迴圈。 鏈黴素能引起新生兒聽力下降,
Advertisiment
嚴重時導致永久性耳聾。 此外, 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等其它氨基糖甙類抗生素亦有同類作用。
氯黴素一一妊娠期使用可引起流產、灰嬰綜合征、血小板減少及死胎等。
四環素——妊娠3個月以上應用, 可引起產後嬰兒骨中四環素沉積及乳齒發育不全、黃染或牙釉質發育不全等。
磺胺類藥——妊娠晚期或分娩前使用, 可造成藥物在胎兒體內大量儲積, 引起血中膽紅質大量游離, 滲入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核黃疸, 尤其對早產兒危害更大。
這裡要特別指出, 藥物的致畸作用最易發生在妊娠的頭3個月裡。 鑒於上述的教訓和研究結果, 不論是臨床醫生還是孕婦本人, 都應該嚴格地控制藥物的使用。 但是,
Advertisiment
有的孕婦聽說藥物可以致胎兒畸形, 就拒藥千里以外, 即使得了病, 也不想服藥治療, 甚至患重感冒、發高熱, 也不服藥而是硬挺下去。 可一朝分娩, 還是生個唇裂或齶裂的畸形兒。 究其原因, 既無家族遺傳病史, 也不是近親結婚, 更沒有接觸放射性物質和有毒物質的經史, 而是與病毒感染有關。 因此有病, 特別是重病和對胎兒有影響的病時, 一概拒藥的做法也不可取, 而是應遵醫合理用藥。 例如選擇毒性小、無損於胎兒的藥物。 一般來說, 孕婦遇上細菌感染, 就要避免使用磺胺類、四環素類以及新生黴素、氯黴素等藥物。 可用一些抗菌中草藥和青黴素。 患肺結核的孕婦應該避免使用鏈黴素, 改用療肺寧等中草藥製劑。 如果被迫使用鏈黴素時,
Advertisiment
應採取間歇給藥的方法, 具體是每週2~3次, 每次1克。 孕婦患癲癇病必須服用本妥英鈉時, 應該注意補充含葉酸的食物, 如綠色蔬菜、番茄、胡蘿蔔、動物肝等。 如果孕婦必須長期服用可能致畸的藥物, 應該由醫生做周密的宮內檢查, 同時考慮是否應該中止妊娠。
每一個做母親的都希望自己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 因此孕婦(特別是妊娠早期)用藥必須十分小心謹慎, 最好在妊娠期間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藥物。 當然, 對某些必須的治療也不能猶豫不決, 坐失治療良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