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孕婦常常喜歡久坐不起, 所以久而久之不幸患上痔瘡, 這都是壓迫到靜脈導致血液不流通, 如果孕婦患痔瘡的話, 需要馬上接受治療, 尤其是懷孕晚期時孕婦更加需要注意預防患痔瘡, 因為這是痔瘡高發期。
痔瘡對孕婦的危害性
孕婦在懷孕期間有不得不防的疾病, 而痔瘡就是其中的一種。 在面對孕婦痔瘡時, 很多人會有一些誤區, 認為痔瘡只是小病, 沒有多大關係, 在生兒育女這個重大責任下, 任何事情都可以往後推, 往後放, 也有人認為, 在懷孕期間, 寶寶的健康是最重要的, 如果去治療使用藥物針劑的話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等等,
Advertisiment
胎兒健康生長需要很多營養才行, 而孕婦是胎兒的營養獲取管道, 所以要做好營養的攝取。 痔瘡經常反復出血, 日積月累, 可導致貧血, 出現頭昏、氣短、疲乏無力、精神不佳等症狀, 這不但影響孕婦自身的健康, 也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易造成發育遲緩, 低體重, 甚至引起早產或死亡。 內痔或混合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脫出肛門外, 由於痔塊不斷變大和脫出, 以至孕婦在行走、咳嗽等腹壓稍增時, 痔塊即能脫出, 無法參加活動, 使妊娠後期的婦女增大了精神和體力的負擔。
Advertisiment
此外, 孕婦患痔瘡疾病大多在懷孕晚期, 所以孕晚期時需更加注意預防痔瘡。 由於腹腔壓力逐漸增加, 尤其在妊娠晚期, 不少孕婦出現雙下肢浮腫, 肛門上下靜脈擴張、瘀血加重, 最後在自然分娩過程中用力屏氣, 使腹壓急劇上升, 導致痔瘡水腫、外翻、脫出或嵌頓, 難以還納, 給產婦帶來極大的痛苦, 甚至影響到整個產褥期和產假的身心健康。 如果孕婦已經臨近分娩時期的話, 影響更大, 需要在分娩前治癒, 影響分娩。
孕婦需預防痔瘡加重
首先, 孕婦患痔瘡後不可以隨意飲食, 最好吃清淡些的食物。 合理飲食, 不要暴飲暴食,
Advertisiment
其次, 孕婦患痔瘡後需要注意這個部位的衛生, 不然其擴散。 孕婦注意局部清潔, 堅持進行溫水坐浴, 並按摩肛周組織3-4分鐘, 以加快血液迴圈。 血液迴圈對於痔瘡而言幫助大, 可以幫助孕婦恢復健康。
第三, 孕婦不要做軟軟的沙發, 而且也不可以久坐不起, 尤其是上網的時候注意。
第四, 孕婦患痔瘡時可以時常練習肛門的收縮(3-5次提肛), 幫助恢復健康。
第五, 孕婦患痔瘡後千萬不可自行用藥, 看過專業醫生後方可安心用藥, 選擇沒有刺激性的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