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媽媽懷孕過程中, 丈夫一定要做好監督工作, 對女性懷孕期間的營養常識一定要知道, 此外還要和醫生多多溝通, 在制定孕期食譜時能夠把那些不利於孕婦及胎兒的食品排除在外。
①注意蛋白質、油脂和糖類的比例協調。 蛋白質、油脂和糖類被並稱為人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物質, 通常在三餐中的比例應保持在1.5:2.5:6的範圍內, 蛋白質最低不要低於總量的10%, 最高不要高於總量的14%, 油脂最低不要低於總量的20%, 最高不要高於總量的30%, 而糖類最低不要低於總量的58%, 最高不要高於總量的68%。
②注意鈣元素的合理補充。
Advertisiment
③大補需慎重。 很多人覺得孕婦懷孕期間需要通過一些補品來補充營養物質, 但事實上這些補品會讓人體血氣太盛, 極不適合懷孕期間的女性, 常常會造成營養補充太過的現象。 特別是一些傳統意義上的補品, 諸如人參、桂圓、鹿茸等補陽氣的食品, 在孕婦懷孕期間補充是非常不適宜的。 正確的方法是涼補, 諸如蓮藕、西瓜、馬鈴薯、枸杞等都是理想的補品。
Advertisiment
④飯菜宜清淡, 不要放太多鹽。 由於懷孕期間精神上比較空虛或者近期本身口味就比較濃重, 孕婦常常喜歡吃諸如鹹菜等一些口味比較成的食品。 甚至有些孕婦只是喝碗粥, 就可以把一大罐成菜都吃掉。 這樣的飲食習慣存在很大問題:首先成菜本身是醃制食品, 特別容易致癌:其次過成的食品會導致孕婦在懷孕期間患上高血壓。 發生上述情況, 丈夫可以採用勸告以及監督的方式, 説明妻子改掉食鹽過多的習慣, 並且在廚藝上多下些功夫, 時常變換一下花樣, 應該說對妻子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還可以根據妻子懷孕的不同階段引導她養成不同的飲食習慣。 比如在妊娠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