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一期《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 美國密蘇裡-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老鼠身上發現, 食物中糖和脂肪的含量對老鼠胎兒的性別有很大影響。 據此間媒體報導, 該研究小組非常贊同食物與哺乳動物後代性別有關的說法, 由此開始了此次實驗。 結果顯示, 食物中糖含量較高而脂肪含量低的雌老鼠, 所生的幼崽中, 雌性數量是雄性的2倍;反之, 食物為低糖高脂肪的老鼠媽媽, 生“男孩”數量是“女孩”的2倍。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說, 這是首次有證據證明糧食供應與人類胎兒性別有關。
Advertisiment
有關的理論大致如下:一個婦女的胎兒如果是男性的, 這對母體的負擔大於女嬰。 營養不足的男性嬰孩也比較營養不足的女嬰更容易夭折。 三年前, 衣索比亞南部出現糧食供應嚴重不足的情況。 研究人員發現, 在此期間, 在當地農村奧羅莫社區中, 那些營養相對好的婦女生育男嬰的機會高, 而那些營養沒有那麼好的婦女則比較多得女嬰。
當然這種現象的發生不可能完全取決於營養, 因為假如真是這樣的話, 在糧食供應充足的西方世界, 人們只會有男嬰。 研究人員推測說, 這種機制可能只會在整個社群面臨糧食短缺時才產生作用, 而且, 可能是母親受孕後才啟動這個機制的。 也就是說, 那些營養不足的婦女可能選擇女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