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的藥品“黑名單”

一些不受孕婦歡迎的藥品, 會危及胎兒的健康。 儘管你不是一位醫生, 一旦懷孕, 請認真讀一讀本節。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之禍。 誰能保證自己在懷孕的10個月中, 一次病也不生, 一片藥也不服用呢?

我清點了家中存的藥品, 突然覺得它們都會危及腹中寶寶的安全, 真有些“杯弓蛇影”的感覺, 心裡始終惴惴不安。 聽了黃教授的講解, 我更想知道不受孕婦歡迎的藥物“黑名單”。

黃教授:

你也不要太緊張了。

連接母體與胎兒之間的胎盤, 有一種美妙、神奇的保護功能, 它像一付天然的屏障, 將不利於胎兒的物質阻擋在外,

Advertisiment
不讓它們危害胎兒的生長和發育。 但是, 的確有一些藥物能穿透胎盤的屏障, 影響胎兒的生長和發育。

一般說來, 如果藥品偶然用過一兩次, 劑量又不十分大, 也無需特別緊張。

你應當記住幾條原則:

上策:不要濫用藥物

特別是懷孕前3個月的早孕期間, 一旦生病就醫時, 要告訴醫生自己是一名孕婦。 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儘量少用;不用或慎用疑有致畸作用的藥物。

如果確實需要應用的藥物, 也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 在自己缺乏用藥常識的情況下, 不要私自購藥。 更不要聽信所謂“偏方”或“祖傳秘方”, 也沒有必要服用各種保健品或補藥。

為了防止生病, 就應當多注意保重身體, 少去公共場所, 注意保持個人和周圍環境衛生。

Advertisiment
做到少得病或不得病, 這大概是“上上策”。

中策:合理選用藥物

如果遇有嚴重感染等疾病, 急需用藥時, 要選擇對胎兒無害或影響較小的藥物。 在抗生素類藥物中, 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紅黴素和林可黴素等比較安全。

任何一位醫生也開不出一個絕對“保險”的藥物清單, 安全也是相對而言, 多數藥物的利弊還沒有搞清楚。 但是, 應當掌握一個孕婦用藥的原則, 即孕期用藥, 時刻應當想到:這些藥物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否有影響。

由於病情的需要不得不使用藥物時, 要選擇對胎兒無害的藥物;如果兩種以上的藥物有同樣的作用時, 應選擇對胎兒危害較小的一種藥物。 同時要嚴格掌握劑量、用藥持續時間、合理用藥。

Advertisiment
當病情有好轉時, 要注意及時停藥。

下策:終止妊娠

萬一治療疾病所需的某種藥物對胎兒肯定有害, 而這些藥又不得不用, 否則會嚴重影響孕婦的健康或生命安全, 則只有一條“下策”了, 那就是終止妊娠。

以下一些藥物, 給孕婦使用是應該慎重的, 有的絕對不能服用。

雌激素(如已烯雌酚)絕不能用於孕早期的婦女;通常保胎用的黃體酮屬於孕激素, 同樣不安全, 懷疑能引起男胎的尿道下裂。 口服避孕藥, 可引起胎兒心血管畸形。 雄激素可引起女胎生☆禁☆殖☆禁☆器男性化。

放射性核素, 如131碘(131I)、32磷(32P)等也能引起胎兒畸形。

抗腫瘤藥品對胎兒的損害很嚴重。 如果孕婦患有癌症, 又必須用抗癌藥物的時候, 一般的原則是終止妊娠,

Advertisiment
“棄胎保母”;

抗癲癇藥物(如巴比妥類、撲癇酮、三甲雙酮、大侖丁、苯妥英鈉);

抗甲狀腺藥(如丙硫氧嘧啶、他巴唑);

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如甲磺丁脲、氯磺丙脲);

治療精神抑鬱或鎮靜的藥物(如地西泮、利眠寧、眠爾通、冬眠靈);

治療風濕性或類風濕性疾病的非類固醇藥物(如消炎痛、布洛芬、阿司匹林或非那西汀);

治療水腫的利尿藥物(如雙氫克尿噻、利尿酸、安體舒通);

此外, 抗病毒藥物(病毒唑)有致畸作用, 甚至使胚胎致死, 因此孕婦禁用, 懷孕前也不應服用。 病毒唑可以通過噴入和氣霧發生器管道吸入治療呼吸道病毒感染, 由於空氣受到藥物污染, 在病人通過面罩接受病毒唑治療時, 已妊娠或可能妊娠的醫務人員應避免接觸。

常用的消炎殺菌藥物──抗生素也並不安全。

Advertisiment
如鏈黴素和卡那黴素會影響胎兒的聽神經, 可致先天性耳聾;氯黴素可致骨髓抑制、新生兒肺出血;四環素類藥物在妊娠12周內服用, 可發生手指畸形或先天性白內障, 懷孕4個月後服用, 可影響胎兒牙齒發育, 使牙齒變黃, 屬於孕婦忌用的藥物。

過量使用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 可能有致畸作用。

中草藥中, 有些藥物藥性猛烈、毒性強峻, 孕婦不能服用, 至於通經去瘀、行氣破滯以及辛熱滑利之藥, 對孕婦都屬於禁用或慎用之列。 服用中藥或中成藥, 可按“孕婦慎用”或“孕婦忌用”執行。

這裡不能將所有的可疑致畸藥物一一列舉。 總之, 一句話:“小心為佳。 ”

( — 媽咪愛嬰網 媽咪愛嬰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