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媽媽肚子大, 胎寶寶也很大嗎?
Tina懷孕4個月, 可是很顯懷, 在樓下花園溜達時, 看到好幾個孕婦, 寶寶都比她的大, 肚子卻還不及她。 她不免有些擔心, 肚子大, 寶寶如果太大了不容易生。
――肚子大小與胎兒大小不成正比
Advertisiment
與羊水有關係:孕媽肚子裡羊水比較多, 則肚子會顯得大;反之, 有些孕媽的羊水較少, 那麼肚子自然不顯大。
與脂肪有關係:不同體態的孕媽, 體內蓄積的脂肪都不一樣。 肚子內部脂肪的多少魚肚子的大小成正比。
與骨盆有關係:如果骨盆寬, 肚子看起來便不會很大;如果骨盆狹窄, 那麼肚子就會向前突出來, 所以看起來就很大。
很多媽媽擔心肚子大, 胎寶寶太大了不好生, 順產更是艱難。 其實, 只要孕媽體重增重在正常範圍內, 胎兒出現“巨大兒”的情況就可以避免。 很多孕媽在孕期營養補充非常好, 自身體重也有所增加, 導致體型發胖, 也會使得肚子看起來格外大一點。 總之, 肚子的大小並不予胎兒的大小成正比。 孕媽可以根據孕期B超才測算寶寶的估計體重。
Advertisiment
2、父母身形較小, 生出的寶寶也較小嗎?
Rita快到預產期了, 可她的肚子一直不是特別大。 雖然已經多次詢問醫生, 得知寶寶健康, 但她還是一直擔心寶寶會很瘦小, 因為她和丈夫都是身形小巧的人。 她心裡盼望著:要是寶寶能長得壯一點、高一點就好了。
――遺傳占大頭, 其他因素或可影響
與遺傳有關:影響孩子身材高矮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遺傳。 父母的身高體型與孩子關聯性高達80%, 父母的影響各占一半。 父母如果個子都不高, 孩子的身高一般來說不會特別突出。
但不乏例外, 比如“隔代遺傳”, 這是個有意思的事情, 至今沒有詳細的科學資料來說明隔代遺傳的比例。 我們常聽人說:他遺傳了外公,
Advertisiment
除此之外, 也和孕期的營養補充, 孕婦的體質和胎兒自身發育情況有一定的關係。 有的孕媽吸收好, 胎兒吸收卻一般, 那麼即使孕媽體重增長, 但因此, 身形小巧的父母生出的寶寶, 一般也比較小。 不過寶寶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3、寶寶出生體重大, 成長也更快嗎?
Linda剛生了個大胖小子, 足足有7斤半。 婆婆一邊照顧孫子, 一邊念叨著:咱家寶寶出生就這麼重, 肯定比那些出生體重輕的寶寶長的更快。 真的如此嗎?出生體重大的寶寶, 成長速度就更快嗎?
――無論出生體重大小, 都會逐漸趨於標準體型
寶寶的成長和發育, 會受到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每個寶寶也有自己獨特的成長速度,
Advertisiment
和母乳品質有關係: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重, 但後面卻長不動的, 因為這和母乳的品質還有一定的關係。 當母乳品質優良, 媽媽體質好, 產奶速度與品質都非常高, 那麼寶寶可能在頭三個月長的比較快。
和寶寶吸收有關係:剛出生的寶寶極易感染一些新生兒疾病。 如果寶寶本身抵抗力較弱, 就算出生體重大, 但因為生病的原因也會減慢體重增長速度, 甚至越養越瘦了呢!當然這是每一對父母都不願意看見的。
只要寶寶身體健康, 就算出生時身體細小, 經過一段時間, 也會追上標準體型。 同樣, 寶寶出生體重大, 頭三個月可能會有明顯優勢。 只要是正常餵養,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 也會趨近於標準體型。
Advertisiment
胎兒的大小是判斷胎兒健康情況的一個標準, 但是影響胎兒大小的因素很多, 准媽媽們都瞭解嗎?想要更好的掌握胎兒的健康狀況, 准媽媽需要瞭解關於胎兒大小的秘密哦。 關於胎兒大小, 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 下面就讓專家來詳細分析。
臍帶粗細決了定胎兒大小?
臍帶是一種膠樣的結締組織, 醫學上叫“華通氏膠”, 它本身沒有血管, 但內有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通過。 臍帶的長度, 在足月妊娠時50釐米左右, 與胎兒足月身長相似。 婦產專家指出, 由於臍帶的一端連於胎兒腹壁臍輪處, 另一端附著於胎盤, 是母親和胎兒之間相互聯繫的唯一通道, 所以母親的營養胎兒能吸收多少, 關鍵在於連接兩者的臍帶粗細!而孕婦只有的飲食搭配合理, 營養物質容易在母體吸收,胎兒也才能獲得更多的營養。有些女性害怕生產後身材變形,盲目崇拜“肥胎不肥人”的孕期套餐是很難保持身材的。
胎兒臍帶連接著媽媽的子宮
臍帶是不是越粗越好?
既然是母親和胎兒之間相互聯繫的唯一通道,許多媽媽會認為臍帶一定是越粗越好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營養吸收。真是如此嗎?專家指出,這是錯誤的認識,臍帶也有其正常發育的參考數值,比如正常發育的臍帶直徑約1。5-2釐米,過粗或過細的臍帶都屬於臍帶異常,對寶寶的發育有著可大可小的影響。專家同時還強調,臍帶的粗細是很難在產前通過B超顯示出來的,因此不要盲目聽信臍帶粗細,這些都需要專業的醫生來進行判斷。
關於胎兒大小的幾個疑問:
胎兒是否發育正常,通常情況下是靠超聲波觀察分析得出的。有時候,醫生會在超聲波檢查後,在診斷書上寫下胎兒偏大或偏小的結論,這些情況用不用在意?
胎兒的大小是怎樣測定的?
一般情況下,是通過對超聲波檢測出來的資料進行測算,然後估算出胎兒的大小。
琴琴媽媽問:醫生說胎兒腿短。連這都能知道?腿短是怎麼回事?
專家解釋:妊娠20周左右的時候,通過測量大腿的長度(FL)來測定孩子的發育狀況。醫生這樣說指的是這個數值比標準的要小。但是有的時候測量是有誤差的,所以僅僅是一次的數值不需要太在意。
網友豆子問:通過超聲波檢查後得出的預產期是怎樣算出來的?胎兒大小的單位什麼時候由“釐米”變為“克”的?
專家解釋:妊娠7~8個月左右,測定胎兒坐著時候的高度(CRL),這個時候胎兒的發育個人差異很小,所以可以通過測定這個數值來判斷預產期。以這次為基準,今後還會進行其他測定。胎兒的大小在14~15周之前用“釐米”表示,之後用“克”表示。
網友刀馬旦問:醫生說胎兒頭偏大身子偏小。他是怎麼知道的?
專家解釋:判斷胎兒頭的大小是通過超聲波測量出雙頂徑(BPD,也就是頭左右兩側之間最長的一段距離),然後根據雙頂徑的數值測算出來的。妊娠20周以後,胎兒身體的大小是通過測定腹部前後長度(APTD)和肚子橫幅(TTD)來判斷的。這種測定是存在誤差的,所以不需要過分擔心。
網友依依問:胎兒的性別對個頭大小有沒有影響?
專家解釋:男孩有稍微偏大的傾向。統計表明,在妊娠40周時,男孩的平均體重約為3170克,女孩的平均體重約為3110克,相差了60克。當然這個資料只能作為參考。
網友小王子問:胎兒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係?
專家解釋:首先是均衡的營養,其次有遺傳因素,另外就是胎兒還會有個體差異。
網友貓貓問:推測體重的誤差有多大?不同的測量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嗎?
專家解釋:
一般情況下,是通過測定雙頂徑(BPD)和大腿的長度(FL)後計算得出的。但是隨著胎兒的長大,他受到子宮壁的擠壓面積增多,朝向、角度和位置等的關係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導致誤差出現。基本上誤差是在10%左右,有時甚至還會出現20%的誤差。
大多數爸媽,都希望生個大胖小子,有的甚至以為胎兒越大越有福氣,很多人的心目中,白白胖胖是新生兒健康的標誌。為了能有一個胖嘟嘟的健康寶寶,都希望胎兒發育過程中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但是你知道嗎?胎兒大小也是有個標準的,胎兒過大或者過小都會隱藏一些病痛呢!
胎兒大小標準
妊娠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卵子受精後,進入宮腔,胚胎及附屬物迅速生長發育直至成熟的過程中,每個孕周都會有不同的變化。以下是一個參考標準:
1個月(1-4周):身長約0.2釐米,體重約1克,心臟開始發育。
2個月(5-8周):身長約3釐米,體重約4克,已成人形,早期心臟形成,有心臟搏動;頭,口,眼睛,耳朵,身體,手腳開始形成。
3個月(9-12周):身長約9.0釐米,體重約20克,手,腳趾頭發育完全,指甲,牙齒開始形成,外生☆禁☆殖☆禁☆器開始發育。
4個月(13-16周):身長約18釐米,體重約120克,已可區分性別,用胸部做呼吸動作,能吮吸自己的拇指。
5個月(17-20周):身長約25釐米,體重約340克,長出少許頭髮,長出皮下脂肪,體重增加。
6個月(21-24周):身長約30釐米,體重約600-700克,會做踢腳和揮拳等小動作。
7個月(25-28周):身長約35-37釐米,體重約1-1.2千克,在宮內轉成頭向下的姿勢,開始長腳指甲,頭髮。
8個月(29-32周):身長約40釐米,體重約1.5-1.6千克,聽覺系統發育完成。
9個月(33-36周):身長約45釐米,體重約2-2.5千克。各個器官發育成熟,對來自母體外的光開始有反應,娩出後生活力良好。
10個月(37-40周):身長約50釐米,體重約3千克,胎兒成熟。
胎兒過小
胎兒過小具體原因有很多,根據他的表現和不同的特點可以分為三種。有的是遺傳造成的,還有的是在孕早期的時候,有過宮內感染或者感冒發燒、病毒感染,染色體或者是基因的變異。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胎盤和臍帶的因素,比如說臍帶的過度扭轉,翻轉胎盤。
胎兒在子宮內如果生長遲滯,其死亡率與致病率都比正常體重的胎兒來得高,且在生產過程中,也容易併發胎兒窘迫或胎便早現的問題。根據研究,子宮內環境與胎兒成長是否良好,與中年之後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舉例來說,出生體重太輕的胎兒,往後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機率相對較高。好多成人的代謝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先天性異常,它的疾病也是在胎兒時候買下潛伏的種子。
懷孕期營養不良導致胎兒體重過低,也會對胎兒遠期成人有可能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就越來越高。若醫生認為胎兒過小到需要干預,那麼准媽媽就要調整飲食,補充營養。當然,准媽媽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不加限制地過多進食,從而形成另一個極端――巨大兒,也不利於寶寶健康和順利分娩。預防胎兒過小應從自己的生活細節和飲食習慣著手。
胎兒過大
巨大嬰兒會增加准媽媽的分娩困難,還容易引發難產、手術併發症、出血等危險情況,一半以上的巨大兒是通過剖宮產出生的。
醫學研究證明,剖宮產的新生兒因未經產道擠壓,不易適應外界環境的驟變,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液體,故肺部的併發症明顯高於順產分娩者。另外如果處理不當,嬰兒易發生產傷(鎖骨骨折、顱內出血等)和窒息,最可怕的是在處理過程中發生新生兒臂叢神經癱瘓,嚴重的肩叢神經癱瘓可能導致終身殘疾。
當然,最壞的結果是造成新生兒死亡。即使順產,巨大兒的母親也極容易發生產後出血、產道損傷等,嚴重的還會造成准媽媽產道撕裂、甚至子宮破裂、子宮脫垂。
而且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可能性也會大幅提高。巨大兒在兒童保健中屬高危兒,是醫生觀察隨訪的重點對象之一。巨大兒易發生低血糖、紅細胞增多症、高膽紅素血症和其他疾病,有的出生後體重迅速下降,多伴有硬腫症(俗稱硬皮病)發生。巨大兒發生心臟畸形的比例也高於一般正常體重兒,即使在剛出生時沒有發現併發症,但長大後也容易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
胎兒過大或過小怎麼辦
准媽媽在臨盆前正常的體重增加應在12.5―15公斤之間,但不少准媽媽剛懷孕體重就增加了5公斤。專家提醒准媽媽,合理均衡的營養是維護其健康和胎兒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但攝入太多會造成胎兒過大。准媽媽應少食多餐,盡可能吃天然的食品,少吃高鹽及刺激性食物,每週體重增長不應超過1公斤。
易發生巨大兒的准媽媽。要做到定期檢查,特別是在臨產之時,既可做一般檢查,也可進行超聲波檢查。對延期時間過長,又無可能順產者,應及早採取剖宮產等方案,以減少危險係數。
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時,最好先檢查是不是胎盤或其他功能有問題,如果是因為疾病因素造成胎兒體重不足,只要控制病情,胎兒的體重自然就會跟上。飲食均衡,寶寶體重才會標準。
懷孕12周內要多補充維生素、葉酸、鐵質、鈣質,幫助胎兒發育健全;等到懷孕4個月後開始,可著重增加蛋白質、氨基酸的攝取,至於油脂類並不需要額外攝取,因為日常飲食中的油脂含量已經很多,如果准媽媽的體重已經過重,麵食類及果汁就要減量攝取。
胎兒過大過小都不是好事,維持正常的重量才是最健康,有專家曾指出,6斤左右的胎兒是最聰明和健康的。因此,准媽媽們在孕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同時要控制好孕期體重哦。
營養物質容易在母體吸收,胎兒也才能獲得更多的營養。有些女性害怕生產後身材變形,盲目崇拜“肥胎不肥人”的孕期套餐是很難保持身材的。胎兒臍帶連接著媽媽的子宮
臍帶是不是越粗越好?
既然是母親和胎兒之間相互聯繫的唯一通道,許多媽媽會認為臍帶一定是越粗越好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營養吸收。真是如此嗎?專家指出,這是錯誤的認識,臍帶也有其正常發育的參考數值,比如正常發育的臍帶直徑約1。5-2釐米,過粗或過細的臍帶都屬於臍帶異常,對寶寶的發育有著可大可小的影響。專家同時還強調,臍帶的粗細是很難在產前通過B超顯示出來的,因此不要盲目聽信臍帶粗細,這些都需要專業的醫生來進行判斷。
關於胎兒大小的幾個疑問:
胎兒是否發育正常,通常情況下是靠超聲波觀察分析得出的。有時候,醫生會在超聲波檢查後,在診斷書上寫下胎兒偏大或偏小的結論,這些情況用不用在意?
胎兒的大小是怎樣測定的?
一般情況下,是通過對超聲波檢測出來的資料進行測算,然後估算出胎兒的大小。
琴琴媽媽問:醫生說胎兒腿短。連這都能知道?腿短是怎麼回事?
專家解釋:妊娠20周左右的時候,通過測量大腿的長度(FL)來測定孩子的發育狀況。醫生這樣說指的是這個數值比標準的要小。但是有的時候測量是有誤差的,所以僅僅是一次的數值不需要太在意。
網友豆子問:通過超聲波檢查後得出的預產期是怎樣算出來的?胎兒大小的單位什麼時候由“釐米”變為“克”的?
專家解釋:妊娠7~8個月左右,測定胎兒坐著時候的高度(CRL),這個時候胎兒的發育個人差異很小,所以可以通過測定這個數值來判斷預產期。以這次為基準,今後還會進行其他測定。胎兒的大小在14~15周之前用“釐米”表示,之後用“克”表示。
網友刀馬旦問:醫生說胎兒頭偏大身子偏小。他是怎麼知道的?
專家解釋:判斷胎兒頭的大小是通過超聲波測量出雙頂徑(BPD,也就是頭左右兩側之間最長的一段距離),然後根據雙頂徑的數值測算出來的。妊娠20周以後,胎兒身體的大小是通過測定腹部前後長度(APTD)和肚子橫幅(TTD)來判斷的。這種測定是存在誤差的,所以不需要過分擔心。
網友依依問:胎兒的性別對個頭大小有沒有影響?
專家解釋:男孩有稍微偏大的傾向。統計表明,在妊娠40周時,男孩的平均體重約為3170克,女孩的平均體重約為3110克,相差了60克。當然這個資料只能作為參考。
網友小王子問:胎兒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係?
專家解釋:首先是均衡的營養,其次有遺傳因素,另外就是胎兒還會有個體差異。
網友貓貓問:推測體重的誤差有多大?不同的測量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嗎?
專家解釋:
一般情況下,是通過測定雙頂徑(BPD)和大腿的長度(FL)後計算得出的。但是隨著胎兒的長大,他受到子宮壁的擠壓面積增多,朝向、角度和位置等的關係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導致誤差出現。基本上誤差是在10%左右,有時甚至還會出現20%的誤差。
大多數爸媽,都希望生個大胖小子,有的甚至以為胎兒越大越有福氣,很多人的心目中,白白胖胖是新生兒健康的標誌。為了能有一個胖嘟嘟的健康寶寶,都希望胎兒發育過程中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但是你知道嗎?胎兒大小也是有個標準的,胎兒過大或者過小都會隱藏一些病痛呢!
胎兒大小標準
妊娠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卵子受精後,進入宮腔,胚胎及附屬物迅速生長發育直至成熟的過程中,每個孕周都會有不同的變化。以下是一個參考標準:
1個月(1-4周):身長約0.2釐米,體重約1克,心臟開始發育。
2個月(5-8周):身長約3釐米,體重約4克,已成人形,早期心臟形成,有心臟搏動;頭,口,眼睛,耳朵,身體,手腳開始形成。
3個月(9-12周):身長約9.0釐米,體重約20克,手,腳趾頭發育完全,指甲,牙齒開始形成,外生☆禁☆殖☆禁☆器開始發育。
4個月(13-16周):身長約18釐米,體重約120克,已可區分性別,用胸部做呼吸動作,能吮吸自己的拇指。
5個月(17-20周):身長約25釐米,體重約340克,長出少許頭髮,長出皮下脂肪,體重增加。
6個月(21-24周):身長約30釐米,體重約600-700克,會做踢腳和揮拳等小動作。
7個月(25-28周):身長約35-37釐米,體重約1-1.2千克,在宮內轉成頭向下的姿勢,開始長腳指甲,頭髮。
8個月(29-32周):身長約40釐米,體重約1.5-1.6千克,聽覺系統發育完成。
9個月(33-36周):身長約45釐米,體重約2-2.5千克。各個器官發育成熟,對來自母體外的光開始有反應,娩出後生活力良好。
10個月(37-40周):身長約50釐米,體重約3千克,胎兒成熟。
胎兒過小
胎兒過小具體原因有很多,根據他的表現和不同的特點可以分為三種。有的是遺傳造成的,還有的是在孕早期的時候,有過宮內感染或者感冒發燒、病毒感染,染色體或者是基因的變異。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胎盤和臍帶的因素,比如說臍帶的過度扭轉,翻轉胎盤。
胎兒在子宮內如果生長遲滯,其死亡率與致病率都比正常體重的胎兒來得高,且在生產過程中,也容易併發胎兒窘迫或胎便早現的問題。根據研究,子宮內環境與胎兒成長是否良好,與中年之後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舉例來說,出生體重太輕的胎兒,往後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機率相對較高。好多成人的代謝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先天性異常,它的疾病也是在胎兒時候買下潛伏的種子。
懷孕期營養不良導致胎兒體重過低,也會對胎兒遠期成人有可能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就越來越高。若醫生認為胎兒過小到需要干預,那麼准媽媽就要調整飲食,補充營養。當然,准媽媽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不加限制地過多進食,從而形成另一個極端――巨大兒,也不利於寶寶健康和順利分娩。預防胎兒過小應從自己的生活細節和飲食習慣著手。
胎兒過大
巨大嬰兒會增加准媽媽的分娩困難,還容易引發難產、手術併發症、出血等危險情況,一半以上的巨大兒是通過剖宮產出生的。
醫學研究證明,剖宮產的新生兒因未經產道擠壓,不易適應外界環境的驟變,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液體,故肺部的併發症明顯高於順產分娩者。另外如果處理不當,嬰兒易發生產傷(鎖骨骨折、顱內出血等)和窒息,最可怕的是在處理過程中發生新生兒臂叢神經癱瘓,嚴重的肩叢神經癱瘓可能導致終身殘疾。
當然,最壞的結果是造成新生兒死亡。即使順產,巨大兒的母親也極容易發生產後出血、產道損傷等,嚴重的還會造成准媽媽產道撕裂、甚至子宮破裂、子宮脫垂。
而且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可能性也會大幅提高。巨大兒在兒童保健中屬高危兒,是醫生觀察隨訪的重點對象之一。巨大兒易發生低血糖、紅細胞增多症、高膽紅素血症和其他疾病,有的出生後體重迅速下降,多伴有硬腫症(俗稱硬皮病)發生。巨大兒發生心臟畸形的比例也高於一般正常體重兒,即使在剛出生時沒有發現併發症,但長大後也容易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
胎兒過大或過小怎麼辦
准媽媽在臨盆前正常的體重增加應在12.5―15公斤之間,但不少准媽媽剛懷孕體重就增加了5公斤。專家提醒准媽媽,合理均衡的營養是維護其健康和胎兒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但攝入太多會造成胎兒過大。准媽媽應少食多餐,盡可能吃天然的食品,少吃高鹽及刺激性食物,每週體重增長不應超過1公斤。
易發生巨大兒的准媽媽。要做到定期檢查,特別是在臨產之時,既可做一般檢查,也可進行超聲波檢查。對延期時間過長,又無可能順產者,應及早採取剖宮產等方案,以減少危險係數。
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時,最好先檢查是不是胎盤或其他功能有問題,如果是因為疾病因素造成胎兒體重不足,只要控制病情,胎兒的體重自然就會跟上。飲食均衡,寶寶體重才會標準。
懷孕12周內要多補充維生素、葉酸、鐵質、鈣質,幫助胎兒發育健全;等到懷孕4個月後開始,可著重增加蛋白質、氨基酸的攝取,至於油脂類並不需要額外攝取,因為日常飲食中的油脂含量已經很多,如果准媽媽的體重已經過重,麵食類及果汁就要減量攝取。
胎兒過大過小都不是好事,維持正常的重量才是最健康,有專家曾指出,6斤左右的胎兒是最聰明和健康的。因此,准媽媽們在孕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同時要控制好孕期體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