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胎教方法有哪些?

到了懷孕中期的時候, 媽咪可以感知寶寶的成長了, 小傢伙這時會很調皮的撞擊媽咪的腹部了。 “魚在遊動“、“腸子在翻滾“、“肚皮突然被電到“…這些都是寶寶的胎動了, 這可是寶寶的獨特語言, 要媽咪來瞭解哦。 孕媽咪可以由胎動也能知道寶寶對外界的刺激是如何回應的, 這不但幫助溝通, 更能及早訓練和教育。

“胎動“─無言的感覺

“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活動的證據, 是媽咪與寶寶直接接觸的第一次經驗, 更是讓媽咪瞭解寶寶健康的最佳工具, 透過這種無言的感覺, 媽咪可以從其發生的時間、頻率、動作範圍及強弱來瞭解寶寶的現況及代表的意義,

Advertisiment
更有趣的是, 藉由胎動可以知道寶寶對外界的刺激是如何回應的, 這不但幫助溝通, 更能及早訓練和教育。

胎動的感覺因人而異, 媽咪們各有巧妙的詮釋:“魚在遊動“、“腸子在翻滾“、“肚皮突然被電到“。 到底寶寶第一次出現胎動是何時呢?其實在胎兒形成時, 胎動就存在了, 只是那時胎兒還太小, 再加上受到羊水阻礙, 媽咪感覺不出來。

一般來說, 大部分懷孕第一胎的媽咪最早能感覺到胎動是在懷孕20周前後, 但是每個人的感覺程度不同, 有些人在16周就會感覺到寶寶在腹中的動作, 但最遲也要在24周內就能感覺到。

藉“胎動紀錄“來與寶寶溝通

每天紀錄胎動, 是一個最簡單但卻最有效瞭解胎兒特性的方法,

Advertisiment
不但可及早監測胎兒缺氧或胎盤功能不足的情形, 以降低胎兒發生意外時的傷害機會, 同時也可以檢測寶寶神經及運動系統的發育狀況。

在懷孕四個月前, 胎兒是以全身跳躍式運動為主, 全身的彎曲及伸張明顯;四個月後, 胎兒則可能出現各種不同的運動方式, 例如四肢的單獨運動或臉部的細微運動, 於是手摸額頭、伸懶腰、打哈欠、吸吮腳趾頭、扮鬼臉, 甚至抓住小弟弟的精彩動作層出不窮。

事實上, 由於胎動與中樞神經的逐漸成熟有關, 在懷孕前三個月, 胎兒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動;隨著周數增加, 胎動的時間及頻率卻減少, 但每次胎動持續的時間則增加, 並且隨著周數不同,

Advertisiment
最常有之胎動時間也不同;在六、七個月時, 三更半夜劇烈運動居多;到八、九個月時, 在晚飯後、上床前, 不先大展身手一番, 是不會肯輕易入睡的, 弄得媽咪怎麼樣也睡不著。

“胎教”是媽咪與寶寶溝通的工具

藉“音樂”與寶寶溝通

藉“遊戲及撫觸”與寶寶溝通

藉“說話”與寶寶溝通

藉“3D或4D超音波檢查”與寶寶溝通

別放棄了與胎兒溝通的機會

胎兒期是成長發育最迅速也是最關鍵的階段, 雖然無法直接看到、觸摸到, 但是運用適當的方法, 仍然可以與寶寶溝通、相互瞭解, 甚至有計劃的協助胎兒接收外界的訊息。 刺激神經反射和腦部記憶中心的出生前訓練, 相信有心的准爸媽們, 都可以找到最適當的溝通方式, 提早與寶寶互動, 領會寶寶出生時那種熟悉的感覺。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