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要學會分辨待產訊號和臨產徵兆

孕媽媽們在孕產期快要來臨之時, 心情自然就會變得很複雜, 一方面可能會擔心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狀況, 另一方面又特別期待著寶寶的到來。 但其實如果當產兆, 或危險徵兆來臨時, 媽媽的心情自然就會變得十分從容的去面對。

足月指的是孕婦懷孕三十七周或之後胎兒, 在快要生產的前一兩周, 隨著產生的一些徵兆就意味著即將可能進入待產。 孕婦的感覺就會變得比較輕鬆, 呼吸變得順暢, 吃的東西也多了是因為此時胎兒的頭已經下到了骨盆腔中。 通常這種感覺在生產前的一兩周出現,

Advertisiment
經產婦則不一定。 產婦還會出現頻尿, 由於胎頭壓迫著膀胱。

陰☆禁☆道中會分泌出一些絲狀物呈鮮紅, 有的是暗紅色或是一些黏液流出在子宮收縮前或當中, 主要是微量的血管在子宮頸變薄、變軟中破裂所致。 不過出血量不會太多, 還不用急著立刻住院待產;除非大量出血, 預示著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等危及事件才需立即就醫。

在生產的前幾天子宮就會出現不規則的收縮, 下腹部疼痛的狀況, 剛開始的時間間隔約是二十分鐘, 之後就變得沒有規律, 這種屬於假性陣痛, 不會造成子宮頸擴張。 想要環節疼痛可慢走或休息, 表示它離真正生產還有一段時間。

真正的住院分娩訊號就是破水, 會有一股水從陰☆禁☆道流出,

Advertisiment
有如小便, 並且人們無法控制。 一旦破水, 可用石蕊試紙或陰☆禁☆道檢測, 確定是就需立即就醫, 可在其中墊上乾淨的護墊。 當子宮發生規則性的子宮收縮, 慢走和休息都不能減輕疼痛, 這就是真性陣痛。 背部及下腹就是疼痛的主要部位。 便意感:子宮收縮會造成胎頭壓迫媽媽的直腸, 而出現強烈便意感, 此時應到醫院檢查, 切勿用力上廁所, 否則可能將小寶寶產到馬桶裡。

還有一些危險的症狀包括不正常的大量出血、胎動減少或停止、劇烈腹痛、持續頭痛、視力模糊、尿量明顯減少、臉部及手部浮腫, 這些情況可能會危急母體及胎兒安全, 要立即住院或中止妊娠, 不能視為一般症狀來處理, 以免延誤治療。

產兆發生在足月的孕婦上屬正常現象;若發生在懷孕時間小於37周的孕婦身上,

Advertisiment
會增加早產機會, 導致早產兒產生。 所以如果未足月的孕婦, 發生早期子宮收縮, 陰☆禁☆道出血或破水, 需馬上就醫。

總結:孕婦在快要生產前一定要穩住自己的情緒, 需分清身體出現的各種狀況。 有的孕婦在慌亂中就不能清楚的辨別, 而早早的就住進醫院, 但生產的時間卻遲遲沒有來。 所以, 一定要記住以上所說的幾種典型的症狀, 以及區分好是假性還是真性陣痛。 若發現是早產或出現危險的症狀時需立即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