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類固醇並非人人皆宜
突發性神經失聰的傳統治療, 是以吊鹽水的方式, 為病人注射血管擴張劑, 病人一般需住院1個星期才能完成治療。 有些人會服食抗病菌藥物和進行高氣壓治療, 但醫生發掘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而口服類固醇是較為方便亦有效的方法, 病人只要按指示服藥即可, 毋須住院, 但折中治療只適合三分之二的病人, 其餘病人因為身體紮問題而不能服食類固醇, 當中包括孕婦、曾有胃出血紀錄、糖尿病、高血壓及肺癆病人。
最新的中耳注射類固醇治療, 則可令一般無法接受口服類固醇的病人,
Advertisiment
不過此療法不能完全取代口服類固醇, 醫學專家指出, 因為它需要病人接受局部麻醉, 而且有1%的機會會刺穿耳膜, 因此醫生一般輝在口服類固醇治療無效下, 才進行注射類固醇。
感冒過後耳部不適要盡速求醫
由感冒細菌引起的突發性失聰無法預防, 因為根據統計, 每個人1年內平均會患2-3次感冒, 醫生無法預測哪些病人康復後會出現突發性失聰。 每個人唯一可以做的, 是感冒過後, 如果發現耳部有任何不適的話, 要盡速求醫。
至於膽固醇、血壓高和糖尿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