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擠地鐵11條安全規則

1 、避開高峰時段 :

上下班容易遭遇交通高峰時段, 去往地鐵的人流量大, 所以最好和單位協商一下, 最好能延後半小時左右到崗。 如果協商困難, 最好能早點坐車, 既可避開擁堵交通, 又可不遲到, 同時車廂中人少空氣也會好一些, 這也不失為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

2 、不要趕時間:

每天上班前從家出發趕往地鐵站, 然後在車站等車, 最好留出足夠的時間, 如果時間不充足, 孕媽咪也不要著急地趕時間, 急匆匆地在上下地鐵的樓梯或者扶梯行走, 這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危險。

3 、找到最佳位置:

孕媽咪應選擇車頭或車尾位置,

Advertisiment
這樣空氣流通而且可儘量避免被人撞傷。 上下車不要和他人爭搶, 尤其是留意腳下的臺階。 進了車廂後千萬不要站在地鐵靠車門處, 那是最擁擠的地方, 應直接站到座位旁。 還有一點很重要, 那就是到站後, 一定要等車完全停穩後再下車。 一旦見紅、破水, 千萬不要乘車了, 要儘快到熟悉的醫院就診。

Advertisiment

4 、不要擠到人多處:

遇到上班高峰期, 地鐵會非常擁擠, 孕媽咪最好能避開高峰期, 如果做不到, 也不要與他人爭搶車門、座位, 在推搡中最容易出現問題。 特別是有的孕媽咪的體型變化不明顯, 同行的乘客們可能無法察覺你的不同, 所以難以避免的碰撞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5 、大膽協商座位:

孕媽咪應該大膽主動地清別人幫助讓座, 這雖然往往讓人難以開口, 但是為了胎寶貝的安全, 不要那麼臉皮薄, 要學會開口。 或者可以刻意穿上孕媽咪的裝束, 這會容易讓人識別出你的特別, 才能得到必要的幫助。 最好靠近座位旁, 這樣讓座的幾率要大得多, 一般人不會在很遠的地方大聲呼喊讓座。

Advertisiment
況且如果孕媽咪站在車門旁, 很容易被認為是準備下車了。

6 、留意特殊座位:

列車每節車廂都會設有"愛心座椅", 孕媽咪是需要得到説明的重點人群。 進站時與工作人員聯繫, 站務人員會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乘客在車上找到座位。 如果孕媽咪每次都是固定從某一站上車, 可以將自身的情況告訴地鐵服務熱線, 或者是與乘車站進行溝通, 協調一種長期的固定説明模式。

7 、換掉不合腳的鞋:

外出時不要穿高跟鞋或不合腳的鞋子, 一旦身體摔倒容易引發流產。 孕媽咪身體的重心發生前移, 常常需要改變身體姿勢才能維持身體的平衡, 此時孕媽咪穿鞋要考慮安全性, 為此不能穿高跟鞋或容易脫落的涼鞋。

Advertisiment
穿高跟鞋會增加腰和後背肌肉的支撐力量, 加重姿勢改變的程度而導致背痛和疲倦。 許多平底鞋, 缺乏支托作用, 走路時振動會直接傳到腳上, 也不便於行走, 同樣會造成疲倦、腿痛、背痛情況。

8 、穿寬鬆的衣服:

無論自己身材變成什麼樣子, 衣服都要比身材大一號, 這樣才能給自己的身體和胎寶貝一個自由的空間。 孕媽咪的衣服一般比較肥大, 在乘車時要注意不要讓車門夾住衣物, 也注意不要讓同車的乘客踩到, 讓人既尷尬又著急。 您還可以試試專為孕媽咪準備的貼身內衣和特製襪子, 那樣有利於減輕靜脈曲張和腫脹感。

9 、小心輻射:

現在人人都帶著手機出行, 所以孕媽咪的周邊大多數人都會使用手機,

Advertisiment
大量的手機所產生的輻射, 有可能對胚胎造成損害, 所以儘早穿上防護服是有必要的。

10 、不做劇烈運動:

孕媽咪不要在地鐵內奔跑、費力擠入人群, 以免過於激烈引起流產。 一定要選擇慢走等, 活動時要格外小心。 長時間坐地鐵, 坐了一段時間後要適當地做做伸展運動, 走一走, 站久之後抬抬腿, 這樣可以減輕腿和腳踝部的腫脹感, 減少腿部浮腫。 注意不要碰撞使腹部受壓。

11 準備零食

有的孕媽咪會有噁心、嘔吐等不適, 建議隨身帶著幾個塑膠袋, 以備嘔吐時急用。 空腹易加重妊娠反應, 最好包裡帶著一些零食, 可以隨時吃一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