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咪賺錢多 孕期焦慮也更多

徐媛今年已經30歲了, 博士後畢業, 有自己的事業, 收入很不錯。 學習新東西非常迅速。 對於懷孕及寶寶的教育, 她自有一套理論。 從擬定造人計畫開始, 徐媛就要求丈夫全力配合, 戒煙戒酒的同時, 還打算戒菜了。 看完她制定的造人計畫的時候, 小編深深地替她肚子裡的寶貝憂桑了。


農殘超標嚴重, 不吃青菜?

一、一知半解, 擔心更多

1、農殘超標嚴重, 不吃青菜?

如今, 新聞裡到處都能看到農殘超標的新聞, 為了杜絕農殘吃進肚子裡, 徐媛基本不吃蔬菜了。 這個做法, 就等於是因噎廢食。 准媽咪們預防農殘超標,

Advertisiment
應多購買當季蔬菜, 回家之後在清水中浸泡1-2個小時即可。

小編建議:蔬菜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 食物纖維也很豐富, 攝入足量的蔬菜可以促進准媽咪腸道蠕動, 預防便秘, 提供機體所需的微量營養素, 發揮抗氧化作用和保證人體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2、室外噪音大, 悶在家中養胎?

徐媛認為, 寶寶發育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可是無論街上還是公司, 繁亂的生活節奏和各種噪音都會影響寶寶發育。 於是她乾脆辭職在家, 每天呆在房子裡, 幾乎家門都不出。

小編建議:噪音污染, 是指超過衛生標準(85~90分貝)的雜訊, 一般多出現在KTV場合、建築工地等, 准媽咪避開這些場合是正確的。 但一般生活中的汽車鳴笛聲、超市的廣播、電視聲音等是不會造成胎兒發育傷害的,

Advertisiment
而且孕媽長時間呆在室內, 呼吸著渾濁的空氣, 反而不利胎兒。

3、擔心胎兒健康, 每月一次B超?

徐媛在網上查到信息:女人過了30歲生孩子, 更容易產下有疾病的嬰兒。 為了避免這一情況, 她從懷孕3個月開始, 就決定每月做一次B超檢查。

小編建議:正常情況來說, 在懷孕12周內, 除非必須, 是不做B超的;在3個月之後僅需做2-3次就夠了, 主要是判斷胎兒有無發育畸形、兔唇及產前篩查, 如果需要特別的檢查, 醫生也會說明。 太多的B超檢查反而會提高胎兒畸形的可能。


天才寶寶真的能養成?

二、天才寶寶真的能養成?

1、培養胎兒氣質--各種胎教?

為了盡可能開發寶寶的大腦, 提升寶寶氣質, 這位大齡准媽咪為寶寶制定的胎教計畫中,

Advertisiment
其中就有音樂胎教、英語胎教以及故事胎教等。 其實, 她的寶寶目前不過12周, 目前對寶寶進行的胎教, 其實都是無用功。 胎兒是在24周之後才會擁有聽覺功能的。

2、強壯胎兒體魄--各種進補?

尚處在孕早期的寶寶, 主要還是細胞分裂及重要器官的形成分化時期。 准媽咪不斷的進補, 其實主要還是母體的長胖, 對於寶寶的發育是無濟於事的。 另一方面, 即使寶寶已經進入孕中期, 每天從母體吸收的營養也是有限的, 准媽咪進補過多, 其實只能留給小肚子了。

3、期望天才寶寶--各種計畫?

寶寶還沒出生, 徐媛已經開始在計畫, 寶寶是學鋼琴還是大提琴好, 好像看起來學畫畫也很不錯, 甚至開始計畫著給寶寶找好老師。

Advertisiment
其實, 寶寶的未來, 不是為了完成母親的夢想而存在的。 寶寶將來需要什麼樣的生活, 完全是他自己的選擇。

媽咪焦慮太強 胎寶寶易有多動症

三、孕媽太焦慮, 寶寶易患多動症

對於徐媛這個准媽咪來說, 這些都是應該而且必須的。 她覺得, 作為一個即將升級為媽媽的准媽咪, 所有的考慮都是處於一份母愛, 各種擔心各種憂慮, 沒有當過母親的人也無法去體會。

媽咪焦慮太強 胎寶寶易有多動症

其實, 准媽咪在孕期唯一能夠為寶寶做的, 就是保持身體健康, 身心愉悅。 像徐媛這種焦慮感太強的准媽咪, 其實反而是不利於寶寶發育的。

有實驗表明, 婦女在懷孕的第12周-22周期間如果出現焦慮症狀, 他們的孩子也可能出現焦慮並出現注意力不足多動障礙(ADHD),

Advertisiment
也就是兒童多動症。 多動症兒童到了青少年和成人後會有人格障礙、反社會行為、人際關係糟糕等不良表現。

四、自我調節, 做個二並快樂的孕媽

其實, 像徐媛這種孕媽, 並不少見。 她們擁有高學歷、豐厚的收入, 對即將出生的寶寶十二萬分的小心。 甚至將未出生的寶寶當成自己的“情感包袱”, 憂心忡忡地為寶寶考慮著所有還未到來的事情。

如果孕媽出現這種情況, 准爸爸及家人就要更加關切准媽咪的心態, 在予以理解的基礎上做好引導, 儘量做一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情, 讓准媽咪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節奏中去。

小編也建議所有的准媽咪們, 有句古諺叫做“兒孫自有兒孫福”, 很多事情也並不是說我們提前計畫好了, 就能一帆風順地走下去的。因此,與其在為未發生的事情憂慮,還不如快樂地享受當下的生活,該吃吃,該喝喝,伴著寶寶愉快地度過這十個月吧!

就能一帆風順地走下去的。因此,與其在為未發生的事情憂慮,還不如快樂地享受當下的生活,該吃吃,該喝喝,伴著寶寶愉快地度過這十個月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