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胎教而胎教
怡新告訴我們:“一開始, 我也很緊張, 只要是見到與孕婦和胎教有關的書和資料, 我都統統搬回家。 ”
“今天書上說胎兒應常聽音樂, 我就照書上寫的每天給寶寶放胎教音樂;明天專家說讀詩歌、念散文好處多多, 於是我又念散文;第三天語言專家建議寶寶外語學習要越早越好, 胎兒期創造一個雙語環境, 孩子出生後就不會覺得外語陌生了。 一有空, 我就跑美術館、音樂廳……當時的想法是, 現在接觸的資訊越多, 寶寶也學得越多, 儘管懷孕的身體很疲憊, 但每天的課程都還是排得滿滿的。
Advertisiment
“可是, 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 一天, 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 一個孕婦因為實施胎教不科學而導致腹中的胎兒死亡。 看完這條消息, 我心情沉重, 這就是我要的胎教嗎?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看這看那, 我都如此的傷經費神了, 腹中的孩子就更不要說了。
在此番大徹大悟之後, 我決定放棄那些刻意的胎教教條, 找到適合自己, 令自己心情愉悅的胎教方法。
我不再去什麼美術館和音樂廳了, 有時間就在社區旁的綠地走走, 望著天邊的白雲, 聞著泥土的芬芳, 聽著小鳥的歌唱, 哼著兒歌, 我感覺心情從沒有如此的輕鬆。 以後的胎教課程我都不在為胎教而胎教, 而是抱著讓寶寶和我心情愉悅而去做。 ”
科學理解胎教的含義
Advertisiment
好一個“不為胎教而胎教”, 這是一個媽媽關於胎教最真實的理解。 沒有專家的權威, 也沒有書本上的條條框框, 但卻是媽媽最真實的胎教感受。
哪個媽媽做胎教不是抱著希望寶寶出生後聰明伶俐的美好願望。 可如果這個願望太功利, 變成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為胎教而胎教, 拼命給自己加碼, 胎教的效果可能適得其返。
其實專家定義胎教的目的, 無非是想通過外界的刺激, 促使胎兒接受更多的優良資訊, 讓他發育得更好、更聰明、更健康、更美麗。 那麼只要是對胎兒有益的事情都可以歸入胎教的範疇。 大到懷孕前的準備、環境的改善、情緒的調節, 小到聽音樂、散步、和寶寶說悄悄話等都是胎教的內容。
最佳胎教方式是媽媽的哼唱
Advertisiment
孕前哼唱:為優生奠基
醫學專家提醒育齡女性, 當你打算要孩子時相應的準備工作就應開始。 諸如增加營養、戒煙戒酒、積極從事體育鍛煉等, 但切莫忘記勤於唱歌。 因為, 哼唱在增強體質方面與營養、運動等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某些方面甚至有獨到之處, 這是專門從事聲學研究的俄羅斯學者波波夫的結論。
波波夫為此所作的解釋是:人體的某些肌肉(如四肢肌肉等骨骼肌)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 而內臟平滑肌卻不能只靠鍛煉來改善, 唯有聲音能到達這些肌肉, 唱歌發出聲音引起聲帶振動, 而振動可以淨化身體, 增強心、肝、脾、肺、腎等器官的功能。 其中, 對肺功能的鍛煉特別強:聲帶的振動使肺部擴張,
Advertisiment
孕期哼唱:最佳胎教方式
胎教一詞已成為時下時髦用語之一, 在促進優生方面確有獨到功效。 其中, 音樂對胎兒具有特殊的營養作用, 故音樂胎教最為流行。 但是, 科學家發現再好的音樂也比不上出自于孕婦口中的歌聲。 這是因為孕婦的歌聲能使胎兒獲得感覺與感情的雙重滿足, 無論是來自答錄機或是電唱機的歌聲, 既沒有母親唱歌給胎兒機體帶來的物理振動,